央企红利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者支付经营成本并非毫无道理,因为把央企经营好了,实际上就是在为社会做出贡献,但老百姓显然不这么看,很多人认为,央企把一部分利润用于本企业职工的高工资和高福利了,而不是回馈社会,难以保证公平。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央企红利亦是如此。有预测称,我国目前社会保险资金缺口日益增大,且缺口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高峰,每年会产生1000亿元的“赤字”。故此,用央企红利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可以成为央企红利“用之于民”的途径之一。
在央企红利的使用上,不妨考虑采用“专款专用”的形式,即今后逐步加大央企红利向公共预算调入资金,用于社保支出;不设具体调入比例,而是根据每年社会经济需求定夺。此举不仅能够堵上社保资金的部分缺口,同时还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缓解收入不公平,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央企反哺社会并非只能采用充实社保基金这样一种形式,比如,也可以尝试让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但不容置疑的是,既然国家是央企最大的投资者,那么全体国民就都是央企的出资人,就应该合理享有央企红利,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陈伟)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