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广东盘活闲置土地
城市建设:不断上演“空城计”
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浪费不容小觑。一些地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伤筋动骨总算把新城建起来了,也只是上演了一出“空城计”。没有产业链的支撑、没有科学的规划设计、没有服务百姓的执政理念,这一切注定导演的就是一场戏。
还有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拍脑袋搞规划,莫目追求扩张,热衷大造新城。结果地虽然圈下来,但招来的商家寥寥无几,新城区终成荒草地。有的即便靠房地产项目带动建起了一栋栋漂亮高楼,但空置率高,所谓的新区也不过是空架子。更有甚者,在新区建设中招不来商,引不到资,最后政府部门只能亲自上阵,通过财政投入建设办公楼,提升人气。如此种种,新城区建设最终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盲目造城运动。
经过6年造城,西部某市拥有了一片方圆近32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区。然而,在这片城区中,仅有居民2.8万人,难怪被称为造出来的“空城”。
无独有偶。2008年的沿海大开发,给东部沿海某县城的临海新城带来了“重生”的机会。在此之前,这个县城将沿海滩涂的1300亩土地以每亩4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希望由开发商负责建设新城。然而,开发商在拿地之后迟迟没有动作,仅开发了一条商业街后一直空置至今。
据介绍,新城面积达14.5平方公里,2006年8月成立新城建设指挥部,到现在已经有4年多。
记者在新城看到,新建近20层的县委、县政府办公楼位于新城中心,在行政大楼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档案馆和规划馆,宽阔的“行政广场”空无一人,四五十米宽的马路仅有少量施工车来往其间。“行政广场”的四周是10余座党政机关办公楼,这些大楼被冠以“海洋科技大厦”、“教育大厦”、“城管指挥中心”等名号。
9月底,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新城已经开发了好几年一直缺少人气,此前还要求公务员买新城的房子,“没有享受过房改房的机关干部都得买”。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