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速增长的货币引起较为严重的通胀是极有可能的。从我国货币超发的历史可以看到,货币超发与物价的上涨是有着明显的相关性。1985年至1987年的高通胀期间,1987年12月M1同比增速高达26.70%;1992年至1996年的高通胀期间,M1同比增速持续高于30%,1993年12月甚至高达38.80%;2007年至2008年间,M1同比增速持续高于20%,人们的生活成本急剧飙升,CPI最高曾达8.7%的水平。
不难想见,即使有资本市场以缓解超发货币带来的风险也已经相当有限。而超发货币在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都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这个结果就是政府变相向全社会征收隐蔽的“通货膨胀税”,最后买单的还是承受通胀之苦的老百姓。
因此,对于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而言,是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导致的通胀问题。可以这样说,在货币超发等环境下,物价的持续上涨趋势短期内难以出现逆转。不难预见,未来将出现一个较高通胀水平和较缓和的经济增长趋势。
至于市场担忧加息和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热钱的加速涌入,从而不利于管理层渐进可控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有效贯彻——近日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索罗斯等国际金融大鳄通过香港市场以对冲中国。这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只要我们把市场规则实际落实到位,这些钱对于中国而言难以起到效果。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层在政策上采取何种方式以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周子勋)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