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浮躁的背后是家电业艰难的生存环境。对家电企业而言,如果在某个产业做不到数一数二,那生存将会很艰难,众多二三线品牌日益式微,有些甚至被迫退市。在这样的心态作用下,部分企业无所不用其极,能打倒对手的就是好拳,明枪暗箭齐上,一旦抓住对手的某个弱点,便无限放大。
家电业应回归理性
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我们发现,在国内家电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成熟的背景下,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和手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反而停滞不前,折射出我国家电企业目前所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
首先,企业的市场化竞争程度不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更多的不是考虑市场客观现实,而是希望通过人的主动性改造。其次,企业的竞争手段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口水战、价格战中,将希望寄予贬低竞争对手踩在竞争对手肩膀上发展。第三,企业发展缺乏战略,不讲战术。我国家电市场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就走完成了其他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国家电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等战略战术的把握上缺乏优势。
对于中国家电业的现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有一个断言,“中国家电企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但长期以来‘内斗猛于虎’的现象却阻碍了其发展。如果解决了内斗问题,中国家电业就成功了一半。”
因而专家认为,中国家电业应该摒弃低端的价格战、概念战、口水战,去关注消费者共同需要的东西,走创新发展之路,而不是相互拆台。
洪仕斌表示,家电企业应该尽快将关注点回归到产品和消费者本身,不能再沉溺于同业竞争的泥沼,“今天你攻击别人,明天别人攻击你,最后大家都得不到好处”。而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制冷学科部教授李红旗则说,长期的非理性竞争产生了一些不应发生的技术争论,并且将这些技术争论引入到市场营销和对消费者的导向上,出现技术争论市场化的不良倾向,造成行业的混乱。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