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安德利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家电卖场之一,为进驻该卖场和获得更好的展位,各大品牌斗得很凶。但普通的商业竞争竟然演变成暴力冲突说明,内耗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产业的一个顽疾。
“竞争”一词,原本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做大蛋糕,一个是分配蛋糕。做大蛋糕需要的是核心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做大了蛋糕才能分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在一些中国家电厂商的眼里,竞争似乎从来就不是“做大蛋糕”,而是“拆台”的意思。只要我能让你消失,市场份额不就是我的了吗?为什么还要花工夫去做大蛋糕呢?
事实上,中国家电行业的血拼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些年,家电行业相互竞争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怪招。
曾供职于某知名高档音响企业的宁晓伟先生表示,当初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一个音箱中再简单不过的铝制金属块,他们将之包装成“精密数控宝石刀在镭射的轨迹下一次切割成型的纯铝相位塞”。经过这样的包装,一对音箱卖1万元,而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最多卖5000元。
同时,和对音箱中的那个铝制金属块包装一样,所有的概念炒作都披上了技术的外衣。比如洗衣机市场上的同步离心洗、银离子、模糊风干功能、酶素洗……平板市场上的量子芯平板、双倍素数字高清、双核芯、六基色……统统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仅如此,就连企业间的口水战也从过去的排行榜之争转向了“技术批判”。2005年,微波炉两大巨头格兰仕和美的爆发“紫微光之争”,险些闹上法庭;2007年夏季又爆发了空调铜铝连接管之争,“挺铜派”和“挺铝派”的争端在行业协会及相关专家的出面干预下才总算偃旗息鼓;时隔两年之后,铜铝之争再次在燃气热水器行业上演。
此外,在水家电行业,针对饮水机也发生过“有胆派”与“无胆派”的大论战,豆浆机行业则就豆浆应干打还是湿打问题起过争执,而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谁更节能的争论刚平息不久,变频空调内部就又爆发了关于低频运行技术的争论……前不久,格力和海信又为“无氟空调”到底是有氟还是无氟打开了口水战。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表示,这反映出家电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家电企业普遍心态浮躁。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