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8日,吉林省蛟河市凯迪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奠基,该项目计划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将利用蛟河当地的秸秆资源进行能源深加工,包括生物质能发电厂项目和年产50万吨至100万吨的生物质汽柴油提取项目。项目投资方武汉凯迪公司已在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区建设了11座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秸秆成为生产原料也给农民带来了惊喜。华能集团在长春建设的生物质热电厂每年需要处理农作物秸秆20余万吨,仅秸秆收购一项,每年就可为当地农民带来近5000万元的收入,并且秸秆燃烧后产生的底灰也将全部返还给农民作为肥料。而在过去,这些秸秆资源除去被农民烧柴利用外,大部分剩余秸秆秋收后扔在地里被白白烧掉。
一些专家表示,中国的秸秆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像吉林、四川等粮食大省每年的秸秆产量都在4000万吨以上,但目前平均利用率尚不足10%。
徐周文表示,今年底,大成集团将建成一个年产值2万吨的玉米秸秆糖样板厂,2011年将在长春地区建设5个10万吨的玉米秸秆糖厂,2012年再建5个10万吨玉米秸秆糖厂。
“利用玉米秸秆制成的5碳糖和6碳糖,利用率高,成本低,生产过程不用酸和碱,具有清洁、环保、节能等特点。”徐周文说。
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在长春参加生物质产业战略研讨会时说:“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考虑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应进一步寻求对生物能源和化工产业在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保证生物质产业和粮食生产均衡发展,并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