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结束后,发改委将在民众意见基础上对《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之后将上报国务院审批。各省(区、市)的价格主管部门将根据《指导意见》制定当地的阶梯电价执行方案,并召开听证会最终确定。
表面看来,各地制定阶梯电价执行方案能够基本解决地域差别问题,然而,如何解决同一地区的城乡差异与季节差异却很可能成为考验地方阶梯电价方案执行力的挑战。
例如,调查显示,东部发达地区居民的平均月用电量大幅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首档电量很可能高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冬季实行集中热力供暖,不依赖电力,南方地区冬季取暖需求不大,因此,中原地区的首档电量很可能高于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
对于同一地区的电能消耗城乡差异和季节差异,需要地方政府在落实电价政策时予以区别对待。例如,因冬季采取热力供暖,东北地区居民月度用电量的季节性波动明显,南方地区居民的用电量也呈现冬夏起伏。
阶梯电价政策如何才能真正被民众认同并接受?具体而言,一方面,在各地确定当地首档电量及价差时,应该以充分调查当地居民平均用电水平、用电习惯、季节变化规律为前提,同时对电价成本进行监审,并对居民作出相应的公开解释。
另一方面,地方阶梯电价执行方案应尽量针对常见的差异化问题制定应对方案。此次征求意见中,有人提出不宜执行阶梯电价的情况,例如一户内“多代同住”的现象、个别居民区采取“电采暖”的问题等,在政策执行中,至少应该对存在上述问题的居民作出合理的交代。
总体而言,有效落实阶梯电价政策,应在制度与设计上加以完善,在吸纳民众意见的基础上更重视差异化及灵活性;各地制定地方版阶梯电价执行方案时,需要对方案外的差异化问题予以妥善解决,避免政策落实出现“一刀切”现象。(本报记者邢佰英)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