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层面看,有两股力量正在催促中国内需市场加速发展。一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压力。其中特别是来自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贸易平衡的压力,将促使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此时,如果没有一个健康有效的内需市场来接纳,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二是世界各国普遍看好中国市场,从“中国制造”向“为中国制造”的转变,将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建设提出重重挑战。
而从国内层面看,在内外部经济环境都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内需市场的建设,一是有利于形成以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其中消费的拉动作用将日益突出,并居主导地位;二是有利于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特别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基础性作用;三是有利于拓展新的需求,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此外,再来看中国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的历史机遇。从1979年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改革探索之中。改革探索的一大特征,就是由点到线,先行先试,点状摸索,线状推进。这种发展思路实际上是出于历史的制约而施行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在当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推行这种发展方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但是非均衡发展模式遗留的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合理、社会公平矛盾突出,而环境与资源的制约也日益严重。尤其在今天,内外部环境都已经变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关键节点。
由此观察,这三大时间窗口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由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而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把握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将对中国的复兴大业有深远影响。(亚夫)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