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储备资产对中国的功能、意义日益丰富,储备资产管理正越来越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调整储备资产结构、提高黄金和非美元资产所占比重的问题日益引人瞩目。
人类已经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但信用货币的某些内在缺陷和黄金的某些内在优点,使得黄金每到经济政治危机发作之际就扮演起资金避难所的角色,要求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乃至恢复金本位制的呼声,也会相应高涨。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例外。由于危机祸起全球货币体系核心货币发行国——美国,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信誉遭受至少20年来未有之重创,对黄金的呼声相应更加高涨,中国市场黄金交易品种在这样的背景下丰富了许多。
短期而言,黄金价格受汇率、地缘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等事件影响大;在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世界各国储备资产结构选择才是对黄金价格的最大长期影响因素。倘若各国总体上以远远超过经济增速的增长率大规模增持黄金储备,将显著推高金价。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格局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根本改变,所持黄金储备世界排名(2010年4月排名第五)还大大落后于GDP排名。只要其他经济大国不出现戏剧性大幅减持黄金(减持30%乃至50%以上),中国储备资产结构选择及其变动,将是对黄金行情影响最大的因素。
毫无疑问,从较长时期来看,中国有必要增持黄金,直至与中国GDP世界排名相当,也许是比较恰当的数量。按2010年4月每盎司黄金价格1179.25美元计算,此时中国黄金储备价值仅相当于整个外汇储备的1.6%,这一比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全球110个经济体中仅高于25个国家和地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