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未来几年内,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左右。”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本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期间这样说道。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与稳定的重要力量,这是本届年会与会代表的共识。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如何提高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化解种种外部风险,成为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普遍考验。
调控能力日益完善
发展中国家期待更强话语权
根据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今明两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2.7%和2.2%,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有望达到7.1%和6.4%。其中,作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四国”表现尤为抢眼,中国经济增速今明两年预计达10.5%和9.6%,印度预计为9.7%和8.4%,巴西预计为7.5%和4.1%,俄罗斯预计为4.0%和4.3%。
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表现让经济“脱钩”一词再次在年会上受到热议。但IMF认为,发展中经济体显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并非源于与发达经济体“脱钩”,而主要得益于发展中经济体自身日益成熟和完善的宏观调控能力。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相互融合,关联性日益紧密。
年会的另一重要共识是,随着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应拥有更强话语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