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粉”引爆潜规则
与微博同时兴起的是“微博营销”。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企业和红人等进驻各微博平台已经成为常态,但与此相关的问题已经出现。
今年8月底,广东某主持人公开宣布退出新浪微博,其原因是无法忍受“僵尸粉”这种恶劣的做法。“僵尸粉”也因此一炮走红。
“‘僵尸粉’的具体操作方式我没研究过,不过按照此前博客、论坛的操作模式看,不外乎是发帖机和ID枪手一类。”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他进一步指出,与私人公司的这种操作模式相比,众多媒体平台为了加大自己的吸引力,惯用的伎俩是采取技术手段定期增加粉丝,尤其是加了“V”等认证的高级客户。
“如果你有一两个月没登录微博,再次登录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的粉丝里面多了好多莫名其妙的人。再过几个月,他们就失踪了。”该人士介绍说,这与目前一些网站采取的收费策略密切相关。
据了解,由于微博平台从诞生之日起以开放、共享和自由为理念,众多网站平台都宣称自己不会商业化。但现实情况是,已经有不少网站推出了企业和名人收费进驻的模式,附赠的服务是保证一定时间内粉丝数量增加到多少。
除了这种赤裸裸的形式之外,一些微博平台还推出了“品牌馆”之类的服务,虽然企业在进驻时不收费,但是从其他方面收费。
“作为平台,微博怎么来收费呢?”该人士分析称,与博客一样,由于内容属于博主所有,微博平台很难加以利用。除了赚取流量外,微博很难尽快盈利,而一旦走上极端的道路,又很难保证长久,原因是会损害微博的共享性、开放性和自由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