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11日发布的宏观周评预测,9月CPI、PPI同比增速分别为3 .6%和4 .7%。交通银行预计,9月份C PI同比增幅3.7%左右,再次创出年内新高。但交行预计9月份C PI同比将是年内高点。不过,包括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的短期因素仍在,加上劳动者工资上调、资源产品调价等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将长期存在等,四季度物价回落的幅度有限。
由于美国的弱势美元政策,大宗商品的上行走势也加大了通胀压力。节日期间,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 的 轻 质 原 油 期 货 价 格 一 度 升 至84.09美元/桶,为5月以来最高价。为此,投资银行瑞银发布报告预计中国有可能于本月内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甚至有机构认为,未来通货膨胀高企的态势基本已成定局。上海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胡月晓预计,9月份C PI将达3.9%。上海证券认为,基于季节性价格变动趋势和过多货币推动的趋势性因素影响,未来通货膨胀高企的态势基本已成定局,年内C PI月度同比涨幅难以回落到3%以下。“流动性的长期宽裕,早晚要引起通 货膨 胀 ,货 币 迟 早 会 由‘ 蜜 ’变‘水’。当采用货币作为反危机的手段时,一旦经济企稳,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不及时回收,必然引起通货膨胀。未来价格风险已转化为现实压力。”
“C PI短期或有回落,但不改负利率和上行趋势。从长期因素来看,国内需求重点将从投资转向消费,人口结构面临拐点,劳动力成本有长期上升趋势,灾害性天气频发,主权债务危机下货币政策难以紧缩,都构成通胀压力。”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陈勇预计,通胀将在四季度下行,并将于2011年重拾升势,全年达3.2%,高于今年。
未来
负利率与放缓并存
如果如机构预测,我国将连续8个月出现负利率,C P I甚至超过了3.33%的三年期定存利率。不少投资者认为,负利率时代回归,亟待央行加息。但是,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C PI指标并非触动加息的“开关”,真正触发加息的可能是经济增长过热。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