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预计,这6家银行将在本周内缴款,金额约2800亿元至3000亿元,调整后准备金率将达17.5%,预计这一措施的时效仅两个月。消息称,这主要针对9月新增贷款冲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月、9月的外汇占款增加等情况。市场传言,9月新增信贷可能在6500亿至7000亿元左右,明显高于央行的预期目标,将进一步扩大流动性、加大通胀压力。对此,工行、建行、中行和招行的相关人士称尚不清楚,民生银行则对这一传言不予置评。
有经济学家认为,此举主要是为回收流动性,以控制通胀预期,但短期内加息的可能不大。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当日发表的研究报告称,央行临时提高6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会继续专注于采用数量型工具,而不是通过加息来管理流动性与控制通胀。此举表明了央行短期内不会加息,还表明央行已决心要将今年信贷总量控制在7.5万亿元以内。
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表示,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目前通胀预期增强的考虑。现在通胀预期增强,市场流动性过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吸收多余流动性。他认为,央行如果实行差别上调,相对来说政策弹性更大,这不是特别刻意的紧缩政策,对目前预期相对乐观的市场而言,影响不大,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平抑流动性和控制通胀。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未来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目前C PI屡创新高,而C PI的走高使得负利率情况呈现。央行需采取措施应对负利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但在全球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如果采取加息的方式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选取了几家规模较大的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而抑制通货膨胀。如果未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抑制,负利率的情况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那么也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
态势
9月份CPI或将创年内新高
在全球可能重启定量宽松政策的大背景下,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增加,9月份新增贷款又再度反弹,这些都将进一步制造流动性,加大通胀压力。尽管8月份C PI攀升至3.5%,但近期一系列迹象表明,9月份物价指数或将再创年内新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