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方面,由于“双节”期间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上涨,预计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3.5%左右。这样来看,三季度GDP增速可能低于9.9%的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增速,而CPI则高于3%的“通胀警戒线”,宏观经济处于类似“滞胀”的小周期,而政策调控的着力点也将落在如何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之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这种类似“滞胀”小周期的持续时间可能不会太久。8月份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降幅趋缓的积极信号,如制造业PMI、发电量等指标出现环比反弹,工业增速已连续三个月稳定在13%-14%的区间。由于基期因素的影响,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回落至9%以下,但明年可能进入新一轮的回升周期。从物价来看,10月份以后食品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回落,再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三季度很可能成为全年的季度峰值。
如果上述判断成立,则当前的物价攀高并不构成货币政策收紧的充分条件。从国际上来看,近期美国、日本均出台了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一些主要经济体正呈现新一轮货币宽松的姿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掣肘我国货币政策的收紧效果。同时,与需求拉动型通胀相比,当前我国更应警惕成本推动以及输入型通胀的抬头,而宏观政策简单收紧,反而会使某些商品的供给不足现象更加突出。记者韩晓东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