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张建明坦言,中国“人口红利”10年后进入“关窗期”。我国大中城市将面临着老年人口数量剧增、年轻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抚养率比例增加、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人口红利在中国发展作用中的日趋消失,有关专家则认为这也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实现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傅勇认为,老龄化迫使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向完全个人积累制度过渡。为了支撑这个过渡,需要把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新的保障体系,提高当前保障基金的缴费水平,这无疑为政策变迁提供了激励。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说,人口红利终究是要消失的,现在最发达的国家已经没有我们所讨论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的消失其实是好事,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应仅依靠人口红利。
全面统筹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近日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老龄化问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各种权益。在养老保险方面,快速推进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同时,在全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农业人口提供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今年将继续扩大试点的范围。
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份建立省级统筹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