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日前表示,有迹象表明,一些国家正试图把本国货币当作“武器”,各国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强烈合作愿望如今已经减弱。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因各国干预而全面爆发货币战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也指出,从历史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汇率操纵国。现在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是无增加就业的复苏,美国政府迫于民众等压力似乎走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从技术上来看美元下降空间挺大。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提醒,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欧美国家,还来自所有对中国有贸易逆差的国家,未来中国在双边和多边两个方面,都将面临较强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各国对美元汇率连创新高,进而会将希望寄托在人民币升值上,日本、韩国、巴西等国都希望人民币升值从而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此外,在多边渠道上,中国还将面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 T O、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等多轮施压。“原本支持IM F份额改革的美国突然提出要把份额调整与汇率改革挂钩毫无道理,IM F份额改革在3年前就已提出,G 20领导人在去年9月就承诺在2011年1月之前向金砖国家转移5%的份额,美国以此施压人民币升值,没有说服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国际事务顾问、中国驻IM F前执行董事张之骧说。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专家表示,我应顶住外部压力,自主调节人民币汇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 “ 从 国 际 经 济 博 弈 的 角 度讲,考虑到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且增速最快、中国可能是未来美国节能减排技术最大的输出市场、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等因素,美国本质上无力发动一场贸易战,中国应该顶住压力,自主调节人民币升值幅度。”
事实上,中国政府官方声音也印证了人民币不会一次性大幅升值的事实。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联合年会于8日开幕后的一场经济辩论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不会让人民币快速升值。周小川还说,中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谨慎地评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确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对内而言,则要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建议,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区间应该适当放宽,一方面可以赋予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帮助应对强大并且暂时性的资本流动,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尤为重要。除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目前中国的汇率模式缺乏权重和组合。她坦言:“在交易层面上仍以占比美元最多,目前一篮子货币权重仍以美元为主,各货币权重分配尚未成熟,但必须力推,这样国内企业才有可参考的指标来控制其损失和利润。”(记者 孙韶华 有之炘张莫)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