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的前景似乎是很清晰的,理由不难找出十个八个。但现实情况是,在涨声不断的表象下,掩藏着一股明升暗降的暗流,这更值得注意。
去年,涨工资闹得最厉害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富士康,而富士康的这一波“涨”潮,明显是虚秀不实的。
据媒体近日报道,两岸三地20所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师生,对富士康在内地的多个厂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富士康宣称自6月起为工人加薪30%,但调查发现加薪幅度只达到9.1%,同时取消了工人的年资津贴和季度奖等福利。工人反映,加薪之后生产任务明显增加,工作压力加大。工人批评“涨工资是明升暗降”。
富士康涨工资来之不易。但即使经过艰苦的努力,普通员工获得的真正实惠仍是少得可怜。
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涨工资是相当的乐观。自去年5月份以来,“涨”工资的论调已经让人耳朵听出了老茧。最近一次比较响亮的声音是,国庆节期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年三季度),认为中国在未来5年左右将面临持续的加速性的市场化工资上涨。
理论与现实显然出现了矛盾、背离与反差,这是一件有趣而耐人寻味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也许,对于工资的“涨”法有两种理解,一种意味着社会购买力的同步提高,一种则是钞票增多的同时购买力反而下降。第一种叫真实增长,第二种则是自欺欺人的虚假增长。笔者这里只讨论真实的增长。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