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经县委组织部批准,该村成立村级党委,党委下设农村支部、企业支部和老干部支部。企业支部下设企业商会和驻外办党小组。商会为企业代办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涉及政府部门一切事项,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的驻外办,定期反馈电线电缆商业信息,实现信心共享,以此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预判性和驾驭能力。同时,企业支部还将原有的企业资金互助会和万兴源线缆“孵化器”纳入进来,全力发展小电缆企业。
新组织还将有新动作,该村党委在考察江苏、安徽等地电缆基地后,认为电缆企业各自为战已经不适应全国电缆行业发展形势,要让从全国电缆行业第一大村做成第一强村,必须依靠品牌,合并企业,成立电缆集团。如今,该村已着手谋划,准备成了2至3家集团企业。
他们投资400多万元成立万兴源线缆有限公司,将小作坊全部搬进厂区,统一生产,统一品牌。村里还建起万兴源办公楼,每年聘请专家教授为40多名厂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几年下来,小企业现代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了起来。
随着企业产能扩大,销售网点增多,小河庄电线电缆产业在全国闯出了名头。2009年,小河庄有高低压电缆生产线97条,国内营销网点200多个,产值18亿元。当年,小河庄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电线电缆第一庄”称号。
先行———“让百姓过上城市生活”
“小河庄富了。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与富裕程度极不相称。”2004年鲁学志履新时说。
农村人习以为常的乱倒垃圾、街道不整、上学不便等一系列现象,让过惯了城里人生活的鲁学志不能忍受,也不忍看到。“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决定生活方式的变化。小河庄全村搞电缆致了富,走出了农业时代,生活方式也应随之更文明。”“让百姓过上城市生活”的愿望成了村支部成员共同的心声。
改造农村需要巨大资金投入,但小河庄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怎么办?办企业的党支部成员带头捐款。
新班子上任第一项工程,拓宽西环路,新建电线电缆专用道,打通泰安路。136万元工程款,本要在党支部成员内凑齐。而闻讯来的20多个企业家带来一摞摞现金,还埋怨鲁学志小瞧他们了,竟然不给他们“感恩”的机会。自此,每当村里需要公益资金,只要党支部召集企业家开个会,问题就解决了。每次企业家们都争着快捐,比着多捐,鲁学志不得不下令,谁也不能超过他捐的数额。几年下来,全村企业捐款超过3000多万元,其中村干部捐款近千万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