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行业老大,质量是关键。然而有的企业不愿办理国家质检总局签发的电缆生产许可证,嫌上报各种材料麻烦,花费几十万元购置检测设备不值得。鲁学志苦口婆心劝导,自掏腰包一次次跑省进京,请专家培训人员,指导整改,联系购置设备。
几年下来,村里办理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到了38家,小河庄成为全国办证企业最多的村。
有许可证的电缆企业越做越大,无证的40多家小作坊却面临被取缔。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投资400多万元成立万兴源线缆有限公司,将小作坊全部搬进厂区,统一生产,统一品牌。村里还建起万兴源办公楼,每年聘请专家教授为40多名厂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几年下来,小企业现代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了起来。
随着企业产能扩大,销售网点增多,小河庄电线电缆产业在全国闯出了名头。2009年,小河庄有高低压电缆生产线97条,国内营销网点200多个,产值18亿元。当年,小河庄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电线电缆第一庄”称号。
先行——“让百姓过上城市生活”
“小河庄富了。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与富裕程度极不相称。”2004年鲁学志履新时。
农村人习以为常的乱倒垃圾、街道不整、上学不便等一系列现象,让过惯了城里人生活的鲁学志不能忍受,也不忍看到。
“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决定生活方式的变化。小河庄全村搞电缆,走出了农业时代,应该迈进城市文明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鲁学志“让百姓过上城市生活”的愿望成了村支部成员共同的心声。
改造农村需要巨大资金投入,但小河庄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怎么办?办企业的党支部成员带头捐款。
新班子上任第一项工程,扩宽西环路,新建电线电缆专用道,打通泰安路。136万元工程款,本要在党支部成员内凑齐。而闻讯来的20多个企业家带来一摞摞现金,还埋怨鲁学志小瞧他们了,竟然不给他们“感恩”的机会。自此,每当村里需要公益资金,只要党支部召集企业家开个会,问题就解决了。每次企业家们都争着快捐,比着多捐,鲁学志不得不下令,谁也不能超过他捐的数额。几年下来,全村企业捐款超过3000多万元,其中村干部捐款近千万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