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路径
2003年4月国资委成立时,央企共有196家,经过国资委7年的重组和整合,目前已经减少到123家。
中信证券出具的一份统计报告中,对已经消失的69家央企重组整合的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在2003年以来重组的所有央企中,1/5左右是以对外窗口公司并入相关集团的方式进行的,而最终上述央企大多数采取了IPO上市的方式实现了资本资产化;1/5左右是以产业链整合方式进行的;1/10左右的相关央企是以“强强联合”方式进行的。
中信证券的报告指出,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属于央企“产业链”整合和“强强联合”的重组并购更为市场所看好。
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告诉记者,以上两种更为市场所认可的重组方式已经基本上完成,在目前的重组思路下,面临重组的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的企业,重组中有更多行政力量的干预。
一名国资研究专家告诉记者:“央企重组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分化成两个部分了,处理尾巴上的小公司和打造大企业是两个路径上的工作,那些目标是具有世界竞争力大企业的央企,基本上不会参与到目前的收尾阶段的重组中来,它们考虑的主要是强强联合和海外收购。”
近两年来,与处理规模较小的央企进展迟缓的局面相比,规模较大的央企则显示出强烈的重组并购欲望,但相伴而生的风险也值得警醒。
咨询机构韬睿惠悦的一位兼并与收购资深顾问告诉记者,2009年是中国掀起并购热潮的一年,许多国内外环境、时机因素都刺激着这样的趋势,包括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造成的景气低迷,中国相对经济强势,从而兴起海外并购佳机;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加速央企整合、产业振兴计划和并购贷款开闸等举措的推动。
2010年,国资委发布相关文件,将开展中央企业对外并购事项专项检查,主要原因是近年央企海外大规模并购交易频繁,对国有资产的获利及损失都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因此在流程上的规范是必要的。加上当前的全球经济局势尚未明朗,海外市场的并购风险依然存在。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樊婷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