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元与一万亿人民币,这个标题看起来总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毕竟两者之间所代表的价值差异巨大。不过,把这两个数字与近期中美新闻出版业曝出的新闻结合起来看,就颇有点耐人寻味
《华盛顿邮报》公司8月2日宣布,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创始人西德尼·哈曼同意收购濒临破产倒闭的美国著名新闻杂志《新闻周刊》。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哈曼集团可能象征性支付1美元现金,哈曼同时承诺承担该杂志的部分债务。]
《新闻周刊》创办于1933年2月17日,迄今已有77年的历史,是美国老牌著名新闻类杂志,也是全球知名时事杂志,其兴旺时期的客户订阅量达到每期300万份以上,其所刊发的文章在美国政界和商界拥有较高的影响力。1961年,《新闻周刊》被《华盛顿邮报》公司出资收购。
不过,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新闻周刊》遭遇到了广告投放量下降、客户订阅数大减的困境。自从2007年以来,《新闻周刊》经营性亏损一共达到4400万美元,今年第一季度的亏损额接近了1100万美元,客户订阅量下降到了每期180万份左右,生计难以维持。今年5月,《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受连年亏损影响,决定出售《新闻周刊》以甩掉包袱。经过几轮竞标之后,91岁高龄的哈曼打败了其他三家竞标机构,把《新闻周刊》纳入囊中。尽管哈曼承诺将承担《新闻周刊》的部分债务,但是一美元的象征性价格让人们深深体会到了美国传统媒体面临的寒冬处境。
就在美国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困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中国的新闻出版业却是春光明媚,生机盎然。2010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文化出版业总收入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虽然同样也面临着互联网媒体、微博、社交媒体的冲击,但由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国内企业的广告投放力度逐年增大,这从央视每年广告招标中投注标王的金额就能看出。
在今年世界杯一个月期间,国内企业在传统媒体上投放的广告额超过20亿元。在这种广告蛋糕增长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从中分得的份额也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态势,使得国内新闻出版业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伴随着国内新闻出版业所呈现出来的生机旺盛的状态,在国内文化新闻出版企业全面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国内新闻出版业也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盯在了资本市场上,力图通过上市融资、股权改制等措施增强媒体的资本实力。目前,新华网、人民网等一大批国内著名新闻时事类网站正在酝酿改制,为下一步赶赴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奠定基础。2010年也由此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媒体上市年”。
我们知道,当一个行业内的众多企业纷纷涌入上市融资的大潮之时,表明这个行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由此可见,媒体的上市热,表明国内媒体具备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潜质。不光如此,为了应对互联网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国内新闻出版业也把打造新闻集团航母作为发展的重点。例如,第一财经媒体集团在办好报纸这个传统媒体的同时,也把触手伸向了杂志、视频和网站,传统媒体由此不再传统。
一方面是全球著名时事杂志风光不再,被迫以一美元的象征性价格转嫁豪门;一方面是国内传统媒体风头正盛,纷纷改制上市准备借资本市场的东风再创佳绩。中美传统媒体间的生存处境从一个侧面上反映出中美经济的发展势头,这个势头可不仅仅是一美元与一万亿元人民币看上去那么简单。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