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食疗不再神奇 谨防步入误区
来源:石家庄日报 更新时间:2010/8/2 11:26:32   
>> 相关新闻链接
·最旺家人的男女面相大揭秘 ·美研究称久坐不动易折寿
·午后打盹好处多睡好午觉有学问 ·糖尿病人需当心神经病变
·伏天保健指南 ·六种食物最防晒:多吃豆制品高维生素C水果
·日常致癌物盘点:洗澡时间过长可增患癌风险 ·食物中的十大“鸳鸯配”
·白领常吃芝麻菠菜等九类食物可防治头痛 ·10种常见食物绝不能生吃
    何谓食疗  

  所谓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运用烹饪学、营养治疗学、营养卫生学等,为患者制定饮食配方,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这里涉及三个关键:根据患者特点、疾病特点、起辅助治疗作用。也就是说,食疗是个体化、辅助性的,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代替治疗。

  食疗也叫“食治”,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中就提出“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明确了饮食调理的辅助意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专论食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

  比如:生姜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也是一种药材。我们把它当食物用时,要遵从食物的原则:配菜时稍微放一些,可以去腥提鲜,喜欢吃姜的人可以每个菜都放点,不喜欢吃的人不放也没关系;我们把它当药物用时,要遵从药物的原则,比如受寒感冒的病人,可以喝点热姜汤,但这里姜的用量和饮用次数就有讲究了。

  在医学实践中,治疗的主体是药,食疗是“帮手”。这就是说,真正有病的人,尤其是那些得了重症、急症的,需要的还是药物治疗;如果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是疾病后的调理,则可首选食疗。

  食疗的三大作用 

  不可否认,食疗确有养生功效,具体来讲,食疗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以食物为主治疗疾病。并非所有疾病或疾病发展全程都要用药物治疗,而某些疾病或疾病中的某个阶段可以以食物为主加以治疗。例如:山楂、麦芽、神曲治疗积食。被誉为天然白虎汤的西瓜汁有生津解渴、清热祛暑之功效,对于热症、暑症,是一味很好的清热剂。比如:南瓜子治疗绦虫,人参胡桃汤可治胸满喘急,不能卧睡等都是以食疗为主治疗疾病的。

  以食物作为辅助手段治疗疾病。在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营养食物必须跟上,以恢复正元之气,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例如:莱菔子、鸡内金、淮山药加白糖,有顺气消食,健脾止泻功效,治疗小儿伤食腹泻作用显著。决明子炖茄子,有清热、润肠、通便功效,对实热便秘效果明显。

  以食物为主起保健作用并丰富我们的生活。在保健养生方面食疗应用更为广泛,近些年出现的健康食品、保健食品,一般是指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补养食物或食品。比如常用的人参、冬虫夏草、山药、茯苓、核桃、大枣、薏仁、甲鱼等。食疗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例如在日常饮食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健身养生防病的食物即可以强身防病,又能增加菜肴的美味,可谓一举两得。 

  科学食疗谨防步入误区 

  老林是个“老烟枪”,一次,他从保健书上了解到,鱼肉脂肪具有抑制香烟诱发肺部炎症的作用,此后他便经常吃鱼。但前不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他的血小板凝聚性偏低,这让患有高血压的他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增高。医生告诉他,鱼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引起自发性出血,患有高血压、脑血栓的人不宜盲目大量进食鱼类。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在食疗进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自身的体质特征和实际需要,谨防进入食疗误区。要想做到科学食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体质要区别。由于人们的体质特征不尽相同,仅凭个别症状难以确定正确的进补方式。比如,传统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寒、热两种,寒性体质又可细分为阳虚型、气虚型和血虚型,热性体质分为阴虚型和阳热性,每种体质的食疗进补方式是不同的,倘若随意进补,很可能会出现旧病不去反添病的后果。

  进补应适量。《黄帝内经》说,饮食“勿使过之,伤其正也”。食疗虽然是以日常所需食物进行滋补,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但是,也要注意掌握火候,防止过犹不及。比如说,龙眼肉、阿胶具有强胃健脾之功效,但由于过于滑腻,如果大量食用,很容易伤及脾胃。

  盲目进补要不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食疗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常常不顾及个人身体的实际情况,简单地按照个人主观意志进行食疗进补,不辨宜忌,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诱发新的病症。

  偏方勿笃信。说起食疗,不少人都会想起一些民间偏方、谚语,实际上,很多偏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盲目笼统地听信这些偏方是十分危险的。比如,不少偏方都只是简单地将人划分为“寒底”、“热底”后,针对表面症状配置相应的食谱,实际上人体状态相当复杂,很多人的脏腑都是寒热夹杂、湿热并重或表虚里实,不可一概而论,偏听偏信。

  食疗需掌握的原则

  首先要明白,食疗不是“反治疗”。治疗配合正确的食疗,可以事半功倍,但食疗决不可代替治疗。

  其次,因人而异、辨证施膳。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以及病情的寒热虚实正确辨证,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寒凉食物对应热病,温热食物对应寒病,活血化淤食物对应血淤,化痰止咳食物对应痰凝。例如冬天怕冷的阳虚体质,可以吃点羊肉;心烦口干、易长痤疮、舌苔厚腻的湿热体质,可以吃点苦瓜、黄瓜等。

  另外,因时因地制宜。人群不同,食疗方法也不同。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吃一些辛辣食物对祛除寒湿有益,但这不适用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

  最后,贵在坚持。养生是一种低调的奢华。它的奢华,在于很多人因各种原因走不到终点。疾病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治病、养身更是如此。真正愿意为健康付出的人,应该让食疗贯穿生活的始终。  王景顺  王 涛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