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库存丰裕,政府拥有足够市场调控手段
今年初粮食、蔬菜、水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轮番上行,强化了夏粮未来价格预期,夏粮收购开秤以来,部分主产区央企、地方企业、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等各类粮食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小麦收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小麦收购市场出现了类似年初玉米收购市场的火暴局面。
“今年夏粮尽管有一定减产,但总供给很大,库存充足。然而小麦上市后,越是高开,市场主体就越要抢粮,越抢粮价越高,价格走高,又导致农民惜售。”程国强认为,适当的涨价对农民有好处,但过度炒作,过度推波助澜,致使价格脱离正常轨道,就会产生负面效益。国家宏观调控等相关手段会在必要的时候出现,适当放粮,平衡市场。今年国家有效遏制玉米市场“炒旱情”,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今年以来,国内主粮价格走势一直平稳。一度引起市场担心的,就是开春以来,玉米价格快速上涨,同比涨幅接近20%。拥有充足库存的国家粮食部门迅速出手进行调控,市场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当前国家库存特别是中央储备玉米量很大,产区农民手上还有不少余粮。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
玉米价格上涨因素很多。去年东北玉米减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预期;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消退,饲料、养殖企业与深加工企业消费需求恢复并有所增长;由于今年自然灾害多发,东北低温,后期市场普遍看涨,企业普遍增加库存;受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和农户庭院存粮措施推广影响,东北地区农民不再急于集中售粮,改变了阶段性供求关系。“国内外资金利用当前市场形势有意制造看多气氛,意图推高现货价格从而炒作玉米期货。”曾丽瑛说,几年来,中国玉米整体来说是丰收的,国家库存量很高,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玉米量很大,国家将继续销售临时存储玉米。
在一系列调控政策下,国内玉米价格企稳回调,政策性玉米交易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双双回落。
“我们国家粮食储备均匀,对平稳粮价有很大的作用。4、5月份,由于农民惜售,市场上大米价格一度偏高,政府从储粮中放一点大米出来,粮价自然回落。”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门负责人刘通说。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价格情况,国家将继续分期分批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等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把握好销售节奏和投放力度,确保市场粮食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