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品种上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品种上比个人投资有更多的选择:
1) 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于金融债券,目前国内金融债券主要是面对机构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率比国债的利率要高,而风险又比企业债券小,是相对理想的安全、高效理财工具。
2) 机构投资者既可以投资于记账式国债,也可以投资于凭证式国债,而个人多数投资于凭证式国债,对于一些定向发行的记账式国债则无法购到。比如, 1999年6月18日国家94亿元记账式(三期)国债的发行对象只限于全国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成员,并且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交易,不面对个人投资者发行,据统计,今年财政部在银行间债市场共发行记账式国债434亿元,这些国债都是个人无法购买到的。
3) 机构投资者既可以投资于附息债券,又可以投资于零息债券,而个人投资者一般只能直接购买到零息债券。投资于附息债券可以尽快地收回利息收入,将这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增值,零息债券则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4) 机构投资者既可以投资于固定利率债券,又可以投资于浮动利率债券。1999年,国家开发银行200亿的浮动利率债券,仅限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不直接面对个人投资者。所以说个人投资者在规避利率风险方面较之机构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
从投资方式上看,机构理财比个人理财在投资方式上要灵活得多,机构投资者既可以进行现券交易,也可以进行回购交易、套利交易,而个人投资者则只能进行现券交易。
从投资技能上看,机构投资者拥有一批知识渊博、专业技术性强的投资专家,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理财专家往往具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具有更系统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这种优势是普通个人投资者所无法相比的。
从投资规模上看,机构投资者往往通过从众多的个人手中汇集小额资金,形成一个巨额的资金规模,大规模的资金更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这种投资组合,只有在资金雄厚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而机构理财恰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投资运做也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投资成本。
从信息来源上看,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盈利的主动权,尤其是对于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更直接决定投资决策的质量,机构投资者拥有专门人士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而个人投资者由于信息渠道的溃管,较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来源、数据统计分析方面处于相对优势。
《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