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在日前召开的银监会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分析今年上半年的国内外金融形势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
他提出优化信贷的“十项要求”,包括要求年内必须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以及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
刘明康的这番话是在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创7.37万亿元历史新高的背景下提出的。业内人士表示,银监会作为对金融机构实行微观监管的部门,采取这一措施正是旨在防范已在预期当中的信贷风险膨胀。
信贷风险已显现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半年各银行争抢房贷客户时,不少银行降低了对贷款者身份的核查力度,私自降低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甚至有一些银行允许客户先买房后向银行申请贷款,信贷资产结构过于混乱。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对贷款集中度过高表示了担忧:“目前贷款集中度过高的情况主要存在于‘铁工基’以及房地产市场,虽然这些领域有国家扶持的成分,但过于集中地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非常危险的。”
“调整拨备覆盖率,体现了监管部门为防范信贷风险所采取的更谨慎、保守的姿态。”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
某国有股份制银行人士介绍,目前银行对于信贷员的要求,已经从年初鼓励大家四处放贷,变成了除非客户上门否则不允许自己找客户。
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
在拨备覆盖率上升的同时,银行业资产质量也会随之改善。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81.3亿元,比年初减少421.8亿元;不良贷款率1.77%,比年初下降0.65个百分点,成功实现“双降”。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