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是幕后推手
绿豆、大蒜等农产品的价格暴涨并不完全是游资爆炒的结果。实际上,农产品涨价的背后,既有生产种植方面产量的因素,也有市场供求失衡的因素。
从农产品生产情况看,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量不大,所需资金不多,而产地又相对集中,地域性强,容易被投机炒作者控制货源。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蒜种植面积达70万公顷左右,占全球大蒜种植面积的60%以上。主产区为山东、江苏、河南三省,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山东济宁市金乡县是大蒜生产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素有“中国大蒜之乡”、“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山东,山东大蒜看金乡”之称。绿豆的主产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其中,东北地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吉林洮南是“中国绿豆之乡”,产量占到东北地区绿豆总产量的70%以上。正是由于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产量少,即使按照高位价格,只需要几亿元资金就可完成大量囤积,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全国市场价格,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此外,绿豆、大蒜等减产,再加上社会舆论推高了大蒜、绿豆等需求量,市场供求失衡。
我国粮食生产近几年呈现“重大宗主粮、轻小种杂粮”的局面,农民种植绿豆等杂粮减产现象严重。2003年,我国绿豆产量为120万吨,2009年只有70万吨,产量下降约40%。
2007年和2008年大蒜价格的连续低迷,极大地打击了蒜农种蒜的意愿,导致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比2008年减少30%左右;单位产量减少7%以上。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金乡了解到,金乡今年大蒜总产量为45.93万吨,比去年总产量减少6.71万吨,减幅为12.7%。
然而,近几年国内消费需求、出口需求都呈上升之势,在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价格当然上涨。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