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
通胀预期下,近来一些农产品价格“你方唱罢我登场”般节节大幅上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甚至大蒜、绿豆这些平日不起眼的农产品,一时间仿佛突然成为通胀预期的“风向标”,令许多人费解。
哪些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什么原因?为什么会有人囤积居奇?是否会加重通胀压力?怎样稳定农产品价格……带着百姓关心的一连串问题,新华社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进行了专访。
问:
哪些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问:眼下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涨幅很高,“豆你玩”“蒜你狠”甚至成了社会流行语,可见各界关注度之高。那么到底哪些农产品出现了价格异动,地域范围有多广,涨幅有多大?
答:去年底以来,我国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既有粳米、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也有蔬菜、大蒜、绿豆等农副产品。
第一个阶段是由于干旱和低温,引发大米(特别是粳米)和蔬菜价格上涨。
第二个阶段,三四月份炒作中药材,主要是三七和薏仁。三七最贵的时候每公斤660元,4月份广东省和云南省物价局组织了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和干预,现在回落到460元,但前几年收购价只有几十元,2009年收购季为120元,涨了三四倍。
第三阶段,四月底五月初炒作大蒜和绿豆。干蒜的零售价格到了每斤8元,但5月份新蒜上市后,大蒜价格已经开始回落,现在新蒜价格已经回落到每斤2元多。绿豆的价格涨得很明显,有的超市每斤已经超过10元,这个离谱了。
问:
何原因造成此轮价格上扬
问:农产品价格每年都会有一些波动,但这一轮波动更大、影响更大,受到的关注更多。这是为什么?
答:我们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减少了城市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进而影响供应;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也增加了。此外,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但这些长期因素只会促使农产品价格缓慢上涨,而不是短期内大幅上涨。今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特殊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现在资金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一些资金利用天气等短期因素炒作农产品价格,炒作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因此社会反响强烈。
问:
为何部分农产品囤积居奇
问:囤积居奇是这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因。为什么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炒作农产品?为什么选择这些品种?
答:尽管我们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和宏观经济基础,但在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投机资本很容易抓住一些突发事件、极端气候进行炒作。
大家都知道,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投放了大量货币,我国去年银行贷款投放了9万多亿元。资金流动性充裕后要寻找出路,为什么2009年没出现类似问题,而在今年出现了呢?当时房价节节攀升,股市表现也很好,大量资金被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吸收。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在下行。楼市降温,股市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退出股市和楼市后,就开始选新的目标。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