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一根甘蔗演绎的“传奇”
来源:广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0/5/25 17:13:38   
>> 相关新闻链接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任务艰巨” ·梅新育:希腊及欧元区危机对中国长远影响不可低估
·张晓强:慎重选择刺激计划退出时机 ·塞缪尔森:三大难题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威胁
·三网融合将硬件商推向产业边缘 ·三网融合艰涩令企业左右为难
·官员释疑蒜价暴涨:大蒜贵过猪肉或将长期存在 ·“粪里淘金":盯着奶牛场的牛粪 低碳就在身边
·新能源动力"远水难解近渴" ·燕京啤酒董秘:目前北京市场上价格不会变动

西江产业:一根甘蔗演绎的“传奇”——来宾市建设糖业循环经济基地侧记

提到糖,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甘蔗。然而,提到高档纸张、酒精、复合肥、酵母等产品,联想到甘蔗的人恐怕不多。

在来宾市糖业循环基地,这样的联想就摆在眼前。

近年来,来宾提出“建设糖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符合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支持来宾建立糖业循环经济基地的要求。未雨绸缪的来宾围绕一根甘蔗发展循环经济壮大了产业集群,已然形成行业内最长、最完整、科技含量高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发挥了每一根甘蔗的最大价值,真正实现把每一根甘蔗“吃干榨尽”。

一根甘蔗演绎的“传奇”,正在改变着来宾和来宾人。

三根“链条”,一个基地

今年4月下旬,广西丹宝利酵母有限公司——来宾市糖业龙头企业东糖与法国乐斯福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分两批各50吨价值近15万美元的酵母顺利报关出口俄罗斯,打响了来宾市产地成功出口酵母第一炮。该公司以蔗糖产业链上的附属产品——桔水原料提取酵母,每月出口可达200至300吨,年出口额预计可达1000万美元以上。

酵母的成功生产并出口,是来宾建立糖业循环经济基地的有力见证。

在广西最大的制糖企业——东糖集团,可以看到一根甘蔗进入榨机除了产出蔗糖,还产出三种副产品:蔗渣、桔水、滤泥,东糖通过甘蔗-机糖-蔗渣-制浆造纸-废碱液回收-再利用,甘蔗-机糖-滤泥-生物肥-回田种蔗,甘蔗-机糖-桔水-酵母-酵母抽提物三条循环产业链,将这三种副产品充分循环利用。

循环产业链为东糖带来了可观的效益。据介绍,100吨甘蔗可产生23吨蔗渣,去除20%的短纤维后,还有18吨蔗渣用来造纸,剩下5吨不能造纸的作锅炉燃料。按4吨蔗渣造1吨纸的比例,东糖纸业公司现在一年要消耗40万吨蔗渣,造纸近10万吨,以每吨6000元的纸价算,年产值可达到6亿元。

同样的道理,用桔水提取酵母,用滤泥加工成肥料,经过循环利用后,同样产生了惊人的效益。据估算,东糖集团的三条产业链每年共可增加产值超过10亿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来宾市10余家制糖企业均已建成了循环产业链,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减少,工业废水利用率大幅提高,制糖汽耗减少10%,标煤耗下降0.4%,平均糖分总回收率提高0.1%。全市每年利用蔗渣相当于40万吨木材,生产出的纸张相当于7000公顷森林的产量。

三条产业链,让来宾糖业循环基地熠熠生辉。目前来宾已围绕甘蔗,形成了糖、纸、酒精、酵母、生物肥五大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

一根甘蔗,万户甘甜

桥巩乡下料村,蔗海扬波,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潺潺的溪水绕村而过……

这是一个只有180户人家的小村庄,村里人大都与“甘蔗大王”、“甘蔗大户”、“甘蔗楼”这样的称谓息息相关。全村以种蔗为主,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村里95%的人家盖起了楼房。

“简单的甘蔗种植并不能带富群众,只有通过高科技手段,用循环经济思路将糖业做强了,用工业反哺农业,才能让农民种甘蔗致富,才能调动农民种蔗积极性,让整个糖业形成良性循环。”来宾市委市政府、糖企和蔗农都深谙此理。

为让工业反哺农业,近年来,来宾市制定大量政策,加大反哺甘蔗种植业力度,制订和落实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乡(镇)、村发展甘蔗生产。

——政府和企业联手加大对蔗农的补贴力度。据统计,仅东糖一家在2006年到2008年就通过机耕、肥料、地膜等形式,累计贴息发放贷款3000多万元扶持蔗农,今年又投入300万元用开荒新扩种补贴、改种补贴、运费补贴等形式补贴蔗农,作为2009/2010年冬春植蔗扶持激励措施。

——政府和企业联手引进甘蔗新良种,并对现有的甘蔗当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大力推广甘蔗生产“六化”(良种化、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水利化、契约化),以确保到2012年全市良种蔗覆盖率达99%以上,甘蔗总产量1250万吨以上。

——政府和企业联手解决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仅东糖一家就先后投入3380多万元,帮助改善蔗区道路、水利设施和甘蔗站办公条件等问题。

大树底下好乘凉。来宾糖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不但做大做强了整个糖业,更让数十万蔗农从中受益。(广西日报记者 陈坤 本报通讯员 韦鹤群)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