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新能源动力"远水难解近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0/5/25 16:11:04   
>> 相关新闻链接
·燕京啤酒董秘:目前北京市场上价格不会变动 ·温总理提防止政策叠加负面影响 八位专家细解其详
·基金专家:不妨借道信用债券基金“曲线”投资信 ·银行一早就出来四处找钱 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程度升
·绿色经济的突破口在哪里 ·世界经济复苏需低油价支撑 市场关注二次触底
·厉以宁:广东经济转型应取道双向城乡一体化 ·曹国伟:手机和实时搜索将成微博未来盈利点
·百年钢企鞍钢,节能减排与世界一流钢企对标 ·深圳文博会上河北省13个项目签约

    传统汽车发动机谋求环保上位

    提起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人们首先会想到新能源车。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车纷纷加速了产业化的脚步。然而,受核心技术缺失、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和成本压力等因素的制约,尽管新能源车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但在一定时期内,还无法改变传统汽车的市场主导地位。

    “到2020年,新能源动力车也只能占5%的市场份额。内燃机动力系统在未来30-50年仍是汽车的主要动力。”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邢敏对 《中国经济周刊》 说。

    事实上,内燃机仍是目前所能利用的热效率最高的移动动力机械。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和第一内燃机制造大国,内燃机消耗了我国60%以上的石油,其节能减排显得更为重要。

    5月8日,国内9家汽车及发动机优势企业、7所大学、4个研究所及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共21家单位在天津组建了“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称“内燃机产业创新联盟”),共同寻求传统内燃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突破。与会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传统内燃机减少1克的燃油消耗率,仅以我国现有汽车的保有量来计算,一年节约的燃油就可达数百万吨。

    从欧3到欧6的压力

    “这些年来,内燃机行业的呼声并不响亮,节能减排的概念也大都被用在了新能源(电动)车上。”内燃机产业创新联盟理事会首任理事长、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有资料显示,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第一批课题拨款的4.13亿元中,用于节能环保高效内燃机研发的费用仅为1600万元。

    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看,内燃机工业已进入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时代。目前,中国内燃机工业与跨国大公司的差距较大。据了解,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车用发动机排放落后1~2个阶段,油耗高10%~15%,尾气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是欧洲现行标准的2.78倍和10倍。国产发动机将面临技术、法规高标准的挑战。

    “国内汽车的发动机,多是进口或合资的,利润大都被国外垄断。”邢敏说,“国产发动机因为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与国外差距很大,国内的合资企业都不愿意用国产发动机。而国产整车出口也由于发动机性能等问题,在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盟国家时困难重重。”

    “目前,国内大多数车企生产的新车排放只能达到欧3和欧4标准。2009年9月1日,欧盟已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欧5排放标准。”邢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已原则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到2015年我国排放法规将与国际接轨。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内,中国内燃机产业将面临从目前欧3标准到欧6标准的巨大技术跨越。”

    传统发动机减排潜力巨大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内燃机工业产销同比增长10%,产量达6700万台,总功率11.3亿千瓦,金融危机并没有给内燃机行业带来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汽车制造商尚没有完全掌握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而与此同时,每年售出的传统燃油汽车数量仍在攀升。如果无视这种趋势,中国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必定面临很大压力。

    事实上,在新能源动力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传统发动机行业也在谋求更环保、更节能。据龚克介绍,2009年底,广西玉柴与天津大学合作推出了两款已实现两级增压的低碳节能高效发动机,其中一款已经成功装车试运行,实现了低碳排放、节能和发动机应用的小型化,每台车每年至少减少5吨二氧化碳排放。而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底,全国载货汽车保有量近1370万辆,如果全部安装这种节能高效发动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50万吨。龚克表示,今后,内燃机产业创新联盟还将进一步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运用。(记者 宋雪莲)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