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去的日本专家指着我们头上的四只灯泡问,那是做什么的?我注意到,四个灯泡对应着3/4,2/4,1/4,10秒。专家告诉我们,这是生产节拍,比如我们去的车间是四分钟左右生产一辆面包车,如果相应的灯亮,就说明这个节拍出了问题。
同样,在墙上有两个钟,一个是正常的钟,表明时间;另一个是生产线停止后才走的钟,大家都知道丰田是实行故障拉线停产体制,只要哪一个人觉得有问题,面前就有一条绳,拉一下,整个线就停下来了。而一旦停止,另一个钟就开始走了。
像这样的VI化管理,在丰田的运营管理体系中,到了随处可见的地步,每一个零件上面,必有相应的“看板”,公司还有总的看板室。在丰田的墙上,到处是空的表格纸,完成了,有标记,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有问题,必然在墙上体现出来。
甚至在车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真机,后面检验部门发现问题,直接就用相机照下来,在上面写明问题,然后传到这儿,立即上墙。
事实上,在丰田现场,几乎到处是“看板墙”,以及各种标明“看板”的盒子。我问日本专家,凡是做事就要填写这些表格,员工不反感吗?专家回答说:首先从利润的角度,明确看板是节省成本、减少浪费的“平台”,然后通过结果让员工懂得,这样做可以让他们增加收入,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自然就坚持下来了。
看板把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做到无缝连接,让你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人发挥的唯一空间,就是如何把节点做得更加无缝。所以,我认为,看板就是一个流程平台,这个平台从管理上讲,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平台化与VI化。
我在丰田这些天,总在想,中国人是智慧的民族,我们如何把这种智慧融入到我们的制造体系中?仍然是要从体系上找出路,当然这种体系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与国情,而这恰好就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与员工的使命。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