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有幸访问了同样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的日本丰田,所见所闻,感受颇多。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回归“基点”
丰田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着成立70多年来的第一次亏损,截至3月份,丰田亏损约17亿美元。
那么,丰田是如何面对的呢?当我这样提问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丰田车体株式会社社长的村井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顾上次亚洲金融(2.4,0.00,0.00%)危机中,丰田是如何做的。那时的危机,正好是日本经济出现最大泡沫的时候,丰田所做的就是紧缩产量,减少成本,培训员工,提高竞争力!
“这一次也一样,对危机我们从来不去想太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收缩,从成本与竞争力方面下功夫,然后面对更大的危机与困难。”他从容地回答,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未来有更大亏损,丰田也会一如既往地按丰田生产模式所提倡的那样,用成本与竞争力应对未来。
在丰田的车间里,有一面旗子上写着“客户第一:从一点点做起”。这是新上任的丰田社长丰田章男提出的应对危机的出发点,丰田章男是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孙子,他主张对企业文化进行强化,回归到“客户第一”、“现地现物(即领导要走出办公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不会像美国一样,公司遇到危机,领导层还会有巨额收入或奖金。在丰田,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与公司是一体的,要想收入增加,就要把丰田的成本再降低,把质量再提高!”丰田人正在回归他们的“基本点”,对此,丰田人似乎很有信心。
事实上,丰田正在为它过去违反这一传统而付出代价。在2005年至2007年间,日元走软至最低120日元兑1美元,丰田利用这一点,增加在日本国内的生产,因为日元疲软可以让出口更加有利可图。到2007年,丰田在国内的产量高达423万辆,比8年前增加了100万辆。此举直接违背了丰田的长期理念,即不根据汇率的短期波动,做出在哪里设厂的长期决策。
再就是丰田“日式涮涮锅”风格的喷漆系统。丰田的工程师决定打破传统,不再慢慢地拖动汽车,通过一个115英尺长的防腐底漆喷涂系统,而是由机器人手臂将车身抬起,然后快速在一个油漆池中浸一下,这就缩短了喷漆线的长度。工程师将它比作涮锅,好比夹起一片肉,迅速地在火锅中涮一下。据称,新系统的成本大约是传统工艺的4倍。而这一切,却转嫁给了消费者。
回归“基点”,这是丰田面对危机的口号,这使我想到,中国企业的“基点”是什么呢?
实质劳动
在丰田的制造体系中,首先是一个分类:利润从何而来?利润有两种来源,一个是价格,一个是成本。价格是由消费者决定的,而成本是由制造者决定的。丰田的制造哲学是:在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中,价格最终将趋向很少的差异,而唯一决定利润的就只有制造,向制造要效率或效益,这就是丰田精益生产的哲学起点。
丰田人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制造,比如公司购买了设备,这些设备运作起来叫生产,但如何使用这些设备来创造两倍三倍甚至N倍的产出,这叫制造!
那么如何做到呢?设备自己是做不到的,拥有智慧的人就可以做到。所以,从设备的角度看设备叫生产,从人的智慧的角度看设备就叫制造了。所以,丰田TPS体系中,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实质劳动。
我觉得,丰田TPS的精妙之处就在这里。什么是实质劳动?所谓实质劳动是指通过劳动不断地去思考,追求并创造高价值。员工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公司中度过,必须为员工创造一个有实质劳动的工作环境!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