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你们的产品展示区,真是大开眼界。亚虎这种业务模式非常独特。
千万不要说我们的业务模式是独特的,那会很搞笑。宁波是个口岸城市,这里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外贸公司,区别就在于整合的力度不同,或者说,我们做得更正规,或更精细化一些。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他们如果买货,可能就到义乌市场去买,我们不是,我们一定要找到制造的工厂,从工厂直接去采购。
其他像我们这类做得很大的外贸公司,基本是“以客户为导向”,我们可能更“自我”一些。客户一般会追着我们走。也就是说,我们就做好我们的,有适应这种操作模式的客户,他会主动追着我们来做。事实上是,我们与客户的捏合度是很高的。由于我们更重视供应链的管理,管控得比较严格,所以我们的客户比较大,比较正规,我们往往称之为“低端百货当中的贵族”。
我们的员工也是这样的,他们的综合素质比一般的贸易公司要高很多。他们来的时候,我们一般就要求他们首先要学会做人。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应届毕业生,而不是搞“拿来主义”,从别的公司挖那些“经验丰富”的员工。人家的人,我们一般不用,我们喜欢自己培养。
相比于其他生产要素,对贸易类公司来说,人材可能更重要。
你说得很对。我们的融合,我们的企业文化,相比来说要比别的贸易公司好不少。我们的员工,更愿意把我们这些所谓的领导视为老师。他们感觉这里就是一个学院。实际上,我们营造的一直就是学院的氛围。
从一开始就这样吗?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最近几年,亚虎可以说是健康的、稳定的、有序的。我觉得分水岭应该是2007年下半年。在2002年以前,我们的生活质量很差,我和老公8点多起床,晚上十一二点回家,像工蜂一样辛苦。那时就考虑,既然我们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了,我们不再渴求从这个企业里去赚多少钱,就把公司最大可能地分给他们做吧。这时候,在钱上我们是给予了,但在精神上还没有给他们那么多。一个人,当他拥有的金钱与驾驭金钱的能力不能匹配的话,就很危险。于是,“飞单”、拿回扣、破坏保密协议等现象就出现了(“飞单”是一种损公肥私的操作模式)。
2006年前后,这种现象最多,公司损失不少。表面上部门经理对我们很尊敬,但是内心对公司是不满意的,人家说子不教,父之过,企业的员工也一样,有问题我们先反思自己,那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的企业文化是远远不达标的。
你刚才说,你们已经完成原始积累,不渴求从这个企业里去赚多少钱了,为什么仍要做它?我们的理解是,你要么干脆放弃不做了,要么就考虑转型,去赚更多的钱。现在听起来,你的企业好像是一种放羊状态。
我们不但不是不管它,相反,还要把它做好。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平台,为那些家庭比较贫困、没什么背景、却又积极上进的青年人提供机会。我们争取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无论你在这儿做,还是离开,大家都会认为你的素质是很高的。
你是想做社会企业家吗?你这样做,是不是跟性别有关?比如你的慈母心态。
呵呵。可以说,我的确是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看待,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会帮助他们做人生规划。员工进来,我们首先要问他,你的人生是怎么规划的,如果他说没有,那我们就不断地去追问他。他会从不懂到懂,再过几年,就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生规划了。
我丈夫对这些可能不太感兴趣。对我来讲,赚钱的确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员工来了以后,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给他们做培训,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内心的东西,让他们的心智尽快地成熟起来,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你这样一家有趣的公司,也是规划的结果?
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或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的这一块,我们一定是思考过的。比如我们为什么不选择那些大宗商品呢?因为凡是能够制造大宗商品的企业,他们都是很强大的。他们既然能管理好成千上万的工人,那管理自身做贸易的员工肯定是很容易的,他为什么找你一家贸易公司做呢?另外,就大宗商品而言,所有的国外客户,都希望直接跟工厂做,工厂也更喜欢直接跟国外客户做—请问,你这个贸易商,赢利空间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做就做不可替代的。
金融危机对你们的影响大不大?
不大,反而更好了。因为我们做的是刚性需求,而这也正是我们商业模式选择的正确之处吧。当然,商业模式没有对错,重要的在于它是不是适合你。大家最后看的是你有没有活下来,活得好不好。
你们应该“活”得很好吧。
我们宁波有个民营企业家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前世作孽,今世搞企业”。在中国搞民营企业是很累的。做老板,物质享受是有的,但在精神上太累,太辛苦了。
考虑过投资房地产吗?房地产实在太挣钱了。
没有。我老公是做投资的,他也没考虑。我们觉得吧,房地产这个行业不太健康,跟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有点背离。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公司的人士也说过,这个行业赚来的钱,可能三分之一是别人的(当然这个数字可能不准确),我并不是说我这人精明,舍不得这三分之一的钱,而是说,这三分之一的钱是不是意味着你跟法律相违背?我们追求的是和谐,是心灵的自由。我们觉得,做外贸更干净。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