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壳变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VLCC的几次重大海运事故,曾造成了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及对渔业资源的巨大打击。这使得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油轮自身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从而促成了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单壳油轮的强制性淘汰。
而2002年发生在西班牙海域的一起事故,则无疑是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海运事故,其影响十分深远。这一年,一艘悬挂巴哈马国旗的“威望”号油轮发生断裂事故,并最终沉入海底,致使船上超过6万吨的燃料油全部泄露到海中。这一事故使西班牙北部500公里海岸上的数百个海滩遭到重度污染,导致数万只海鸟死亡。
作为这一重大事件的直接影响,欧盟15国运输部长决定,从2003年起禁止运输重油的单壳油轮进入欧盟港口。而对于泰山石化这个远在东南亚的油轮公司影响深远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在这一年也通过决议,要求加快单壳油轮的淘汰速度,将淘汰期限提前至2010年的1月1日。而美国则早在1990年,就因“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在威廉王子湾触礁事件而立法,规定凡在美国水域航行的油轮必须具有双层船壳。
因此,目前并无统一立法的亚洲国家,自然而然地被全球的船东和石油公司视为单壳油轮的主要“避风塘”。据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的统计资料,2007 年全球油轮吨位5 万吨以上的船舶,每5 艘中就有4 艘的卸货港是在亚洲,而在出租的单壳油轮或者超大型油轮之中,有97%的目的港是亚洲各国港口。其中,中日印韩四国为亚洲进口原油最多的四个国家,也是使用单壳油轮最多的四个国家。数据显示,韩国单壳油轮总运输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的24%,印度和中国单壳油轮占全球总运输量的14%,并列第二。
而泰山石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并成为依赖这一“亚洲真空”而生存发展的典型企业。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9月30日,泰山石化的运输船队主要由收购的八艘二手单壳沿海油轮组成。而公司航线所涉及的中东、中国大陆沿海等地区,在单壳油轮准入的立法方面也仍处于模糊阶段。
那么,泰山石化为何能获得生根发芽的土壤?换句话说,亚洲国家为何会成为单壳油轮的“避风塘”?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孙利萍认为,表面的原因,似乎是亚洲的国家与政府针对单壳油轮的立法还不如欧美严格,故单壳油轮在亚太地区还有生存的市场和机会。但事实上,正是泰山石化这样的公司,填补了众多亚洲国家石油贸易市场的空白,并迎合了他们内在的需要与偏好。
首先,在石油输出国方面,对于单壳油轮基本采取默认态度。有市场人士指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至今未有清晰淘汰单壳油轮的立场。这个同样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表示,想在3 年之后再谈此事,而并不着急禁止单壳油轮停靠来毁掉自己的生意,除非再发生油轮漏油的重大事故,才可能重新评估禁止期。
上述人士举例说,也许中东油轮运输的现货市场,最能说明东西方国家对油轮运输安全性的态度,“所有从中东开往欧洲的油轮几乎都是双壳的,但绝大部分开往亚洲的则都是旧式的单壳油轮。”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