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罗宇凡、李菲)“你有没有感受到大城市带给你的不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总裁于炼先提了一个问题。糟糕的空气质量、拥堵的交通、令人头痛的住房问题还有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大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带来的是人居生活质量的日益下降。“城市规模与人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我们需要制定一项科学的标准,对大城市的规模扩张进行限制,城市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
于炼委员说,随着个别中心城市无序的发展和高速的扩张,目前城市人口人均能够享受的城市资源正在急剧的下降。以北京为例,日益膨胀的人口和城市规模已经开始透支城市的承载能力,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已经突破了国际警戒线,伴随着城市扩张产生的环境污染、交通、就医、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不仅如此,城市发展的不均衡也是导致部分城市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城市的恶性膨胀助长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大了住房保障的压力。如果连居住问题都无法解决,人居质量又从何谈起?”
于炼委员表示,限制超大型城市的恶性膨胀与城市化的方向并不矛盾。“限制城市的规模,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问题。”
针对我国存在的城市规模无序扩张的问题,于炼委员认为,城市规划不应当仅限于一城、一地,而是要对城市化进程进行整体规划,对中国城市群的整体分布进行科学的规划,解决城市建设的重复与无序,根据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合理地规划城市规模和产业分布。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为中小城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产业基础,以此来引导人口流动,实现科学、健康、全面的城市化。 对此,于炼委员建议,在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中央应该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一些政策的出台应充分考虑到正处于上升和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的现状,不宜一刀切。“以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例,刚刚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大城市房地产调控是正确的,但对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却有不利影响,对此应当区别对待。”同时,要大力发展人口在80万至120万规模的中小城市。通过财政、税收、产业、环境、教育等多方面政策的倾斜和扶持,让中小城市增强吸引人口流动的能力,为中小型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成长空间,在农村人口和超大型城市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使城市化能够更加稳健有序的实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