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深度解读总理判断:寒流头顶高悬,通胀如虎在侧,中国面临转型
虽然北京的天气仍然乍暖还寒,但仍然挡不住一丝丝春的暖意。正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在经历了寒冬之后,正在逐步开始回暖。但回暖了的中国经济也带来了一连串的从未遇见的复杂问题。上周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说:“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昨日本报驻京记者就总理对宏观经济的判断,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请经济学家对2010年中国经济的困难点和困难原因做出全面的解读。
专家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不排除发生新危机的可能
“20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将是最复杂的一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解释这个“最复杂”时说,“因为不确定因素很多,不排除发生新危机的可能。”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世界经济形势还没有出现完全扭转的势头
去年末,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不错,但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基础还不稳固,世界经济形势还没有出现完全扭转的势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需要第二轮转型
中国需要第二轮转型。在上周五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王一鸣告诉记者,“第一次转型是着眼于体制的转轨,第二次转型目标更高,要使中国成为经济的强国。”所以必须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提高社会的共享水平,为更长期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第二轮创新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复杂的国际环境
记者:市场普遍预期2010年是中国刺激政策退出的一年,但是,也有人认为今年经济将二次探底,怎么看待中国经济今年的走势,以及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退出问题很麻烦
2010年没有2009年那么困难,大家都承认,但2010年的问题又不如2009年的清楚,或者说2010年的问题是不知道问题是什么。说不清楚问题是什么,这样的话有很多因素,其中的一个是国外的因素,美国到底怎么样啊,欧洲到底怎么样,日本到底怎么样。
现在这些经济体的问题和中国比有很大的区别。就退出政策而言,美国、欧洲财政状况已经非常困难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是10%了,债务余额占GDP比重已经80%了,欧洲的状况也是差不多,据说日本到三月底,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会达到180%,所以这些经济体面临着刺激政策难以为继的状况,他们要考虑退出。
中国不是这样的,所以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政策走向。西方经济体希望你都顶着我来退出,最好我退了你别退。所以国际形势不确定,退出的问题可能就会很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困难在第四季度
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但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就业,经济危机影响了实体经济,危机造成大家收入下降。二是出口,这是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方面,今年的出口预计会下降17%—18%。三是我们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跟发达国家不一样。
这一轮金融危机并未过去,不确定因素仍很多。“有人说只是暂时休息。不合理的金融体系不改变,今后危机还会接连不断发生。”
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最低的是世界银行8.7%,最高的是高盛11.9%,我们定的目标是8.6%。今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也将面临很多挑战,最困难可能会在第四季度。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国际形势或成新阻力
中国面临三方面挑战,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所面临的发展形势远远比金融危机前,也比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来得更加严峻,有三个表现性的挑战。
首先是流动性过剩。西方国家非常清楚,经济恢复根基是非常不巩固的,而且它们财政扩张空间非常小,英国、美国乃至于其他欧洲国家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债务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经济还要维持,怎么办?只有一个答案,就是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收还要继续扩张。在这种共识的引导下,全球货币流动性还将持续,这将使中国经济面临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其次,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口号下,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在发达国家眼中,全世界经济不平衡就是三个国家导致的:德国、日本、中国,实际上矛头是直指中国的汇率。轮胎案、特保案等仅仅是开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还会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国,对中国的出口也是持有敌意的。
加之,当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很可能发达国家是受害者”等思潮的出现也对中国的出口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种种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依赖出口增长的方式来支撑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
此外,哥本哈根会议上吵得沸沸扬扬的义务减排问题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有些国家可能在这一方面给中国设置障碍。
在这表象之后,中国还面临一个根本性的挑战。今年年初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将超过日本,从战略上讲是重大的包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作为第二大经济国如果延续过去的发展模式肯定会碰到不可逾越的阻力。
通胀威胁存在但更应该警惕资产泡沫化
记者:通胀是不是今年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
侯云春:通胀不是主要问题,通胀通缩转换可能很快
目前来看通胀不是主要问题。明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但输入性通胀不会很严重,不会出现2007-2008上半年那样的大幅上涨。防通胀要早做准备,一旦形势转换,通缩转为通胀的时间可能很短。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