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企业和已经很成熟的大企业不一样,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过往发展中,我们所做的,一个是捕捉发展机会,另一个是加强应对市场、产业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应对变化的速度和效率一直是竞争力的基础。这些因素都是我们要保持的,而要保持这些因素,就要企业管理者更要具备企业家精神。
在建立和完善企业观念和文化方面,一定要掌握平衡。一方面,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管理,需要依靠制度。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企业的岗位,都不应该因为人事的更替而产生太大影响,这是企业经营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中,尤其是中国企业在现阶段,还是要继续保持企业家精神,要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对市场机会进行捕捉、竞争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采取行动,要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而不是一种雇用的观念。这种“企业家精神”具体说来就是,对那份工资负责、对董事会批准的经营计划负责。
TCL的企业结构决定了我们能够培养这种心态,因为我们的经营管理团队大部分人都是企业的股东,他们也应该很容易保持这种心态,这种心态要积极引导。当然,这种心态的负面效果就是,容易滋生以个人为中心的运作,比较容易形成“小圈子”,一种个人在管理上过度追求放权和自由度,不愿意接受监管,不习惯按规则办事的现象。
这些都要在企业文化上去克服,但不能简单地反对“诸侯文化”。什么都按照国外成熟大企业的规则来做,不现实。
财务公司申请了6年
《第一财经日报》:前一阵,TCL跟东亚银行成立财务公司,目的主要是什么?
李东生:和东亚银行成立财务公司是TCL多年努力的目标。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就非常需要一个机构来管理内部的财务资源,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来管理资源。
之前,我们主要是通过财务结算中心来管理,但是财务结算中心在目前中国的相关财经金融体制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而财务公司是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的,他有很多可操作的金融工具和手段。
但是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对企业的财务公司的批准就控制得很严格。申请成立财务公司,我们实际上已经申请了6年,1998年就提出要成立财务公司,正式提出申请是在1999年,得到批准是2005年底。
这次东亚银行入股也是按照国家金融政策的要求,为了规范财务公司的管理,提高财务公司抗风险能力,银监会建议企业财务公司最好邀请有金融背景的投资者参与,因此,我们邀请了东亚银行。东亚银行和我们在业务上有很多合作,他比较看好我们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和东亚银行一商量,他们马上就同意了。后来手续也办得非常顺利。非常感谢银监会对我们的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参与深圳聚龙光电的项目,TCL投资了多少?
李东生:去年平板电视上升得特别快,无论是在欧洲市场、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这使得我们现在的彩电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挑战和机会。
我们都要考虑未来发展,如何在平板业务领域把握这个机会、加快自己发展,如何能够在平板业务中营造一种新的竞争力。鉴于此,作为彩电厂家,我们应该更积极地考虑在前端、平板器件上参与进去。
我们几个厂家组成聚龙项目公司的关注点,一个是参与到平板的产业当中,能够在技术开发方面对我们有帮助。很多彩电的技术可能在平板显示技术开发阶段、模组技术开发阶段就得融合进去。这个技术得做到模组去,甚至做到显示屏里去。
彩电企业的优势在于我们对市场的要求、对消费者的要求了解得很清楚,我们能够把这些信息有效地反馈在前端。如果能形成一种互动,技术开发会更快而且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平板的供应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供应充足的时候,价格贬损就特别快;供应比较短缺的时候,价格稳定了,供应又变得短缺、紧张。所以你不能掌控那块资源的话,没有一个深度的合作——可能是资本的合作,也可能是一种战略的联盟——就很难有稳定的器件供应,也很难掌握价格变化,这对彩电厂的经营也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