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大豆产业回暖了吗?
“国家刚刚出台的《东北大豆压榨企业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补贴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已下发到各相关部门,今年的政策较去年单纯的中储粮国储收购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目前黑龙江各大油脂厂开工正常。”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省惠农合作社理事长吴立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自2008年以来,中国大豆市场遭遇剧烈波动,在全球大豆价格大幅度下跌,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迅猛增加的背景下,国产大豆出现了市场不认可、企业不收购、国储存不下、农民卖豆难、豆农种植热情受挫的局面。在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每吨多达七八百元的巨大价差挤压下,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曾全线停产、停收,造成产业链中断,大豆产业全面陷落,从而引发国产大豆产业的生存危机(详见本刊2009年第14期《进口转基因大豆侵入黑龙江》一文)。如今中国大豆市场现状如何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回访黑龙江大豆产区。
产区大豆竞争力依然不强
“国家相关部门近期联合下发的《办法》中称,‘按不低于1.87元/斤(国标三等)的价格公开挂牌收购2009年新产大豆’,在国家临储大豆收购政策托市下,目前黑龙江省大豆价格保持坚挺,部分地区价格出现上涨。”黑龙江省粮油市场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大豆主产区黑龙江是否购销两旺呢?
“目前,油厂收购价每吨3780元,较上周上涨20元。但产区收购依然低迷。”一位大型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与当前进口大豆出现价格倒差,农民惜售。
“目前,进口大豆集中到达我国港口,港口货源充足,库存压力大。同时,国际市场在南美大豆丰产前景压制下出现下跌行情,当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出现大幅回落。1月8日,大连港口分销价为每吨3900元,较前一周下跌100元,由于后期进口大豆陆续高量到港,分销价仍存在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吴立强表示,进口大豆价格回落,势必影响国产大豆的购销及国家新近出台政策的实施。
“相对于2009年,我省大豆加工企业开工率虽有明显提高,但国家补贴额度较少,当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家收储价格每斤超过8分钱时,产区大豆便丧失竞争力,产区加工企业收购及加工就变得谨慎起来。”一位大型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进口大豆价格的下滑,产区大豆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