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70%
“2009年豆价遭遇‘滑铁卢’,大豆种植收益明显低于玉米和水稻,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2009年黑龙江大豆减种面积近20%,加上受自然灾害影响,黑龙江大豆总产减少260万吨左右,相比2008年的980万吨,意味着大豆减产接近30%。”吴立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国外又是什么情形呢?据美国农业部(USDA)2009年年中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7748.3万英亩,较2008年增加2%,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综合各方最新消息,南美大豆丰产已成定局。
一边是减种、减收,一边是增种、丰产,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博弈远未结束。
据海关总署1月1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4255万吨,2008年进口量为3744万吨,同比增加13.7%。
对于我国2009年12月进口大豆478万吨大幅高于11月289万吨的现象,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大豆进口量继续大幅提高,表明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依然强劲,依赖度加强。
“2009年进口大豆若按每吨3500元均价来计算,我国就花费超200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大豆已成为我国入世后面临冲击最大的农产品。”上述大型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保障农民利益、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从2008年10 月到2009年6月,国家首次在东北地区以每斤1.85元入市收储中央储备大豆和临时存储大豆725万吨,并明确以顺价销售方式,在不打压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择机拍卖。然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多次拍卖中,由于与进口大豆存在价差等因素,累计成交量还不到10万吨,陷于滞销状态。
对此,吴立强认为,实际上库存储备量只有达到当期消费量的30%以上时才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要想通过中央储备调控或平抑市场价格是不现实的。
“现在看来,2009年的国储收购政策是失败的,为进口大豆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外资油企进一步打压产区国有及民营油企创造了有利条件。产区农民大豆进粮库,国储大豆未能实现顺价释放,油厂无豆可收造成停产,而沿海企业乘机大量进口大豆。从另一个角度说,2009年国家的补贴基本上给了沿海外资企业。”上述大型油脂企业负责人说。
我国大豆产业已处于不安全状态。黑龙江省委党校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邵立民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国大豆产业不安全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需求,另一方面是相关制度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各方的博弈最终造成了我国大豆产业目前面临的境况。“目前,国内大豆市场进口依存度高达70%,国际大豆产业五大巨头A(ADM)、B(邦基)、C(嘉吉)、D(路易达孚)、丰益对我国压榨行业的控制达到了空前水平,他们垄断着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其旗下的企业压榨能力已占国内总能力的70%以上,并将触角向大豆全产业链延伸。”(马玉忠)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