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减轻课业负担是减少近视的关键
2009年,北京市眼科研究在北京市城市中学和郊区中学、郊区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之间,以初二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同样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学校里,城市学生近视率还是超过70%,而郊区学生不到30%;郊区学生中,重点学校学生近视率依然超过60%,非重点学校的则只有19%。
课业负担减不下来,近视率就不可能下降。因此,徐亮得出结论:“在近视发生的原因中,环境因素占三成。”这个环境是由家长、社会、学校参与形成的中国特色教育大环境。
1岁看画报,2岁看小人书,3岁写字、读文章,4岁左右看小说,5岁看名著,小学、中学每个阶段都有要读的书单,这几乎已经成为每个中国式家长给孩子制定的学习“路线图”。还有很多女性辞职当全职妈妈,只为了更好地辅助孩子的学习。“让孩子的教育从胎教开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已成为深入家长内心的金科玉律。
学校作业少,课外的作业却没有减下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报了名目繁多的课外培训班。例如芭蕾舞、钢琴、围棋、奥数、剑桥英语、钢琴等。
对于如此超前的教育现象,徐亮很无奈:“从医生的角度出发,我非常反对早教、奥数等过早的教育,它们损害了孩子们的健康。”紧张的学习、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孩子的眼睛不堪重负。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保护眼睛的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北京灯市口小学一位退休老师说。
孩子近视了怎么办?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家长们买来各种仪器、药物,希望能治好近视。经过大量研究,总结多个国家的经验,徐亮认为,医学干预手段对于降低近视发生率并不明显,只能起到一成的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户外活动3个半小时。
徐亮给中小学生的安排是:上学路上半小时、课间休息1小时、室外课程1小时、户外玩耍1小时。
“这是最简单快捷、成本最低的方式。” 徐亮说。记者 李红梅
有关近视的常见误区(延伸阅读)
1. 戴眼镜会使近视进展加快
在保证配戴的眼镜度数准确的条件下,近视的进展不是戴眼镜造成的,而与影响近视发展的其他因素有关,如年龄、用眼习惯不好、近距离工作时间长、家族因素等。对于近视,医学验光配镜的原则是最小度数,最好视力,甚至略微矫正。所以只要是专业验光师为您确定的眼镜度数,是不会造成近视进展加快的。
2. 散瞳对眼睛有害
一提起散瞳验光,不少人就立刻犹豫起来,不愿接受。特别是孩子家长,经常是“听邻居说散瞳对眼睛不好”而拒绝给孩子散瞳验光。实际上散瞳验光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药物使睫状肌充分放松,以便客观准确地验出屈光度数。而瞳孔散大是药物放松调节同时的另一种作用。从瞳孔散大得是否充分,可以看出调节放松得是否充分。当散瞳药物消失后瞳孔恢复正常,对眼睛无任何伤害。关于患者是否适宜用散瞳药,需由医生检查后决定,所以医生允许的散瞳验光是可以放心的。
3. 戴眼镜会使眼球突出
近视导致的眼球变形、眼球突出,是由于眼球的眼轴长度变化而成的,与是否戴眼镜无关,而与眼睛的近视度数是否发展有关。也就是说,眼轴变长,近视度数增加,无论是否戴眼镜,看起来眼球都是突出的。 (宋菲整理)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