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G的辉煌时期,一个部门的销售收入曾占到整个公司的三分之一,利润更是接近八成。但是现在面对全球打印市场、尤其是家用市场的普遍萎缩,这个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入结构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经济危机也意味着新的机会。那些忙着开源节流的公司正在着手于改善流程、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效率。面对这种改变,惠普必须重新定义市场:不再只专注于产品的出货量,而着眼于优化企业的整体打印环境。除了提供租赁等服务,使企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打印行为外,惠普还会根据企业的规模来为客户量身制定打印机配置方案。
其实,文印管理外包等服务形式在全球正日趋流行,但对于中国来说,市场的培育还需要一个过程。根据IDC的调查,在中国,仅有22.6%的受调查企业拥有专门的团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并采用最佳实施方案,以此减少碳排放量,有效回收并合理处置。
“目前在中国比较成熟的模式还是传统的硬件产品销售,至于外包服务这块市场及其价值,企业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也缺乏尝试的动力。”IDC的一位分析师说。惠普正在培育这个市场,而其现在60%的用户也都局限于更重视流程标准化的制造行业。从未来市场趋势看,单纯靠卖硬件肯定已经不够了,服务方案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惠普转型还在于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近三年内,惠普先后收购了Snapfish、Pixaco、Silverwire等创新型的在线照片服务商。“惠普也希望能改变人们对其打印业务的传统思维惯性,将大家的注意力从打印机和墨盒上移开。比如惠普广告宣传的主题不再是‘打印机’,而是‘打印机能够做什么’。”中国惠普的一位人士说。
碳审计
“为了顺利实现转型,有三件事是惠普必须要做到的。一是要让来自互联网的打印变得更加轻松便捷;二是要发布下一代数字打印平台;三是要拓展数字印刷的生态系统。”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企业文印管理事业部高级副总裁BruceDahlgren说:“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意思,这个文印管理服务给企业带来30%的成本减少。不过,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并未意识到高效管理打印环境除了能够切实减少成本和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外,还能带来更多的优势。在中国,我们开展文印环保大奖,就是为了鼓励在打印及成像领域的环保企业,因为绿色本身就是一个产业。”
仅在美国,这种打印管理服务就帮助3M公司在两年内节省了300多万美元的成本,3M公司的有关人员说,“现在我们购买打印机设备的成本减少了,3M每月支付的费用包括激光打印机和多功能一体机的基本使用费以及实际页数的‘点击’费。”
DianaTsui介绍,毕马威正在推行一项名为“碳审计”的方案,这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绿色IT的概念,帮助企业压缩了成本,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在公司内部明确了要降低能源与纸的消耗,做了全球性的策略规划之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毕马威的运作要负责自己的碳审计。在打印方面,惠普文印管理服务,会根据你的设备和行业特点自动判断出碳排放。现在我们用这套系统去追踪每一个员工,每天、每周、每个月打印量是多少,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打印。根据这个审计结果,我们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各个流程的设计。”
行业分析机构Gartner的调查显示,打印成本在公司的营业额中所占比例为1%至3%,虽然平常这部分花费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当经济放缓时,这个数目所兑换出的现金着实不小。“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每个中国企业的CIO都能意识到这样的问题,那么全国5年的时间就可以节省100个亿。”中国惠普的一位人士说,“经济危机发生时,节省是说怎么更聪明地花钱,能使你的企业的竞争力发生变化,你只有通过投资,比如说请更聪明的人进来,去做一些创新的项目,来提升你企业。什么钱都不花,你能维持现状,但可能会降低竞争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