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加快编织反腐网络 专家称反腐败法的出台要提速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0/1/26 9:31:02   
>> 相关新闻链接
·央企展开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工作 ·货币政策灵活调整在“薄雾中潜行”
·中国将在海南建“南繁硅谷”提升粮食产能 ·土地财政可持续多久
·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须瞄准“七寸”精准推进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
·数千驻京办拟半年内撤除 可能名亡实存 ·北京拟放宽生二胎条件 4年生育间隔有望取消
·权威人士透露:北京部分银行取消房贷7折优惠 ·融资融券试点门槛50亿 证监会要求"从严把握"风险

  向“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迈出关键步伐

    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呈现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

    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证。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为目标,初步形成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基本框架:

    ——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核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主干,以《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办法(试行)》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重要补充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从改革开放初期颁布《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93年以后颁布“五条规定”、“31个不准”、“四条补充规定”及企业领导干部“四条规定”等,1997年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到2004年颁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2007年颁布《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

    ——2003年12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一系列行政处分部门规章的颁布执行,《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先后出台,以及《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意见》等程序性法规的制定实施,基本形成了违纪违法行为惩戒制度体系。

    ——199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2005年7月,中央纪委发布的《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以及2004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关于对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标志着规范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

    实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这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呈现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

    2009年,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有舆论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次审议通过3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中央纪委还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一批具体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林喆认为,从目前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向实现《实施纲要》确定的“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这一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

  制度建设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

    违纪违法案件和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情况表明,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还不健全

    岁末年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23名省领导亲自带队,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省法院、省检察院领导班子及成员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廉政体检”。

    这自然让人联想到2009年5月,中央纪委印发的《中共中央纪委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检查办法(试行)》。事实上,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协办单位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出实招、抓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党抓反腐倡廉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专家表示,在看到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现实紧迫性。

    “大量违纪违法案件和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情况表明,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还不健全,比如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成重要标志的反腐败法的出台要提速,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应尽快完善等。”林喆说。

    “还存在不少制度漏洞和体制缺陷,也有不少制度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她解释,比如领导干部亲属任职、从业回避制度,从事第二职业限制,接受馈赠最高限额规定等。

    “只有真正下大决心、下大力气解决制度建设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问题,反腐倡廉建设才能不断深入、实现突破。”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表示。

    人们注意到,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特别强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突出抓好4件“大事”: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惩治制度建设。

    张荣臣认为,全会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出包括这四个“进一步加强”在内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既体现了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整体思路,又针对了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信随着这一件件具体措施的落实,在不远的将来,一个‘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就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林喆说。(记者 盛若蔚)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