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周信贷高烧不退,央行、银监会为银行资本再上“紧箍咒”
据证券日报报道:在央行日前出台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后,银监会紧接着发布新的监督指引。虽然尚不能判定这是否是因为首周6000亿的信贷规模让政府监管部门提高了警觉,但根据几大行行长最近的观点来看,信贷始终是中国银行业的焦点。
银监会、央行齐出手
1月13日晚间,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确立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应当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审慎评估银行或银行集团的表内和表外主要风险,实施资本规划管理,并维持与银行或银行集团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资本水平。
仅在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后一天,银监会就发布了这样一份针对风险、尤其是资本充足率的文件,这让市场有了些许猜测。
经过2009年上半年的天量放贷后,下半年开始的信贷增速得到了逐步的抑制。而这种抑制似乎在2010年的初始之际就遭到“反攻”。市场消息称,今年1月份第一周,银行贷款增长已经达到6000亿元。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约1800亿元左右。更有来自券商的消息,可能具体数目还会超过这个数额。
根据历史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新增贷款额度为2530亿元,11月份为2948亿元。这就意味着,2010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周发放的贷款额度已经和去年四季度中的两个月信贷增加额的总和持平。市场预计,按照这样的发放速度和规模,今年的第一个月的信贷规模可能又将爬上万亿元级别。
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年末因为信贷的收闸、额度用尽的情况下储备和积压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在年初就遭到了释放。同时,根据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社会的贷款需求还是比较强,银行有动机去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每年首月的信贷额都在全年内相对比较高。
虽然如此,但监管层还是对突然增长的信贷很高了警觉。央行除了上调准备金率外,还提高了三个月期央票的发行利率4个基点,同时提高的还有91天正回购的利率。而银监会则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加重了对资本充足率的关注度。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