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当大城市“蚁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9/12/31 10:53:10   
>> 相关新闻链接
·云南“刺五加”致死案续:被告赔偿392万 ·注意问题背后的问题
·奢侈品国内价格高三分之一 专家呼吁降税 ·无汞纽扣电池专利深陷循环诉讼怪圈
·北京垃圾“围城”年均递增8% 或埋或烧陷入两难 ·09年中国股市十大"被炒作":最跌宕起伏 PK 最无奈
·“嫦娥二号”将于明年“奔月” ·高价高铁折射中国贫富差距尴尬
·2009年中国十大财经红脸 ·2009中国十大财经绿脸:黄光裕拉人下水最多

  中国青年报:既然有现成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为什么没人愿意去?

    翟振武:这种心理也正常,就好比大家出国留学都愿意去美国。要说生活条件,荷兰、丹麦、挪威都是很好的。可很多中国人,哪怕住美国华盛顿贫民区边上,也不愿意去丹麦和挪威。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理——爱面子。那些比较活跃的“海归”,大部分是成功了的,是衣锦还乡。还有成千上万“不成功”的留学生,你根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只是默默还乡,或根本就不回来了。

    中国青年报:现在“海归”的光环已经逐渐消退了,大城市的光环好像还在吧?

    翟振武:是还在。再发展个十年,可能会好一点。十几年前,大家就认准了北京,后来深圳、广州,现在长沙、武汉、青岛等地,也有人愿意去了。青年人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没有自信的人,才会随大流。你要相信自己呢,就到外地去。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专家人才,都是从外地引进的,直接从外地把户口往里面调啊。

    中国青年报:您现在鼓励学生去中小城市吗?

    翟振武:我鼓励,可他们还是想留在北京。我觉得他们胆子还不够大,阅历不够。我发现,我们一些去了中等城市的学生,发展得都不错。我们学院一个硕士生去了湖南的一个民政学院,他们有两个系都争着要他。这要在北京,谁争啊?你自己找上门都不见得要你。到年底的时候,这学生还评了个教学奖,一下子就成了人才。我估计过两年就会评职称、成学科带头人了。这要在人民大学,硕士生评高级职称起码要熬7年。现在北京很多机关里,收发文件的人都是硕士,人才拥挤、浪费。

    中国青年报:可还是有人说“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间房”啊?

    翟振武:这就跟当年上海人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一样。你看看,浦东现在的房价多高?你挤都挤不进去。

    前两年我们一个博士去了外地一所大学。他去之前,整个学校就20多个博士。学校为吸引人才,就出了个吸引博士的政策,只要是博士毕业到这里工作,一年补助5万元,连续补5年。那个学校就一下子去了100多个博士。现在博士多了,钱也不够了,学校就把补贴政策取消了,以后来的博士就没有补贴。那机会就给我们这学生赶上了。后面的人发现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了,才往这些地方转移的,但人一多,就不一定有那么好的机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发展得很好。一个城市到底有没有快速发展的前景,这也需要判断。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