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仅有59个字的短消息:“黄光裕等人涉嫌犯罪案件,备受社会关注。日前,市检二分院在审理中发现黄光裕等人还涉嫌其他新的犯罪事实,目前已移送相关部门继续审查。”据悉,黄光裕一案波及范围之大为历史空前,主要涉嫌犯罪方向包括,多年来花费几十亿人民币,在中央部门、高级法院及各地方政府,买通了上千名各级官员作为其保护伞,编织了庞大的贿赂网络。(12月25日《东方早报》)
一个富豪的沉沦竟然引来上千官员应声落马,翻检古今中外,这样的案例委实不多。放在坊间“仇”腐的现实语境中,应该说,官员贪腐就该落马,有这么多官员落马,必然大快人心,还传递出许多信号,比如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再比如,我们还能看出黄光裕的发家史中充满着多少黑色与灰色,当前官商勾结又是何其严重。
当然,官员并不值得同情,所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无论多高级别的官员,只要贪腐了就应该受到应有惩处。那些官员在贪腐之初,就应该预知贪腐的严重后果。同时,我们还要追问,为何有这么多官员齐刷刷地被黄光裕拉倒?或者说,黄黄光裕哪来那么多的魔力能够让这么多高级别的官员为其效命?
日前,财经作家吴晓波谈到黄光裕案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中国,一个与政界绝缘的人确乎很难获得资源和超速成长。因此,讨论政商关系,“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远”一直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其实在于,“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近。”这番论断确实精辟,但同时又让人感伤,是不是一个商人如果不靠近权力或不与权力结缘就无法获得长足发展?是不是“企业家要成长必须对政府和制度妥协,付出时间、金钱或股权的代价”?如果答案果真是肯定的,那么商人所身处的生态就的确不容乐观,是谁造成了这样的生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何一些商人总是满腹心酸地抱怨办事成本太高、经商成本太高?又为何每每有富商落马,经过调查总会发现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
应该承认,官商勾结,对双方来说,表面看互相得利,但从长远看双方都是输家。因为一旦事情败露,两者都会跌落,商人苦心经营的庞大基业往往会瞬间坍塌,而官员即便攀到了一定高位也往往跌得粉身碎骨。同时,民众对腐败一直深恶痛绝,《人民论坛》杂志的调查显示,多达82.3%的受访者认为,“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腐败占未来十年十大严峻挑战之首。对此,《人民论坛》指出,虽然惩治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必须承认的是,腐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某些时期、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甚至还呈蔓延之势。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人数越来越多,职务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腐败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由是观之,其实谁都不愿意看到腐败滋生,官商勾结式的腐败就是一种多输,最终商人输了,官员输了,官商勾结必然还损害公共利益。只有革除腐败,才能达到多赢。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权力过度干预经济是腐败之源,“行政机构干预经济权力的加强和寻租基础的扩大,增大了运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的可能性和吸引力。”也许只有从约束权力、规范权力入手,官员严守权力边界,不向资本臣服,也不威逼资本,才能减少官商勾结式的腐败,这也正是黄光裕案涉千名官员带给我们的沉重警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