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 (资深财经评论员)
煤荒过后,紧跟着就会是电荒,而电荒则必然带来电价上涨。在一个由电力巨头和煤炭巨头垄断的市场,所谓的“市场定价”,其实就是个谎言。打破这个现状,只能是煤和电的定价机制都彻底市场化,各电力企业竞价上网,让消费者用上“最便宜那家”的电。
按照改革设想,电煤联动形成的市场煤、计划电模式,将向市场煤、市场电模式过渡。但计划电是否能够成为市场电却是未知数,而所谓的市场煤则有可能向计划煤回归。
2010年电煤合同谈判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多个省份的电煤供应却已经告急。专家指出,种种迹象表明,明年煤价预计涨幅会在5%至10%之间,一旦煤价上涨超过一定幅度,就必须及时启动煤电联动,上调电价,以消除“电荒”隐忧。(12月23日《经济参考报》)
根据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一对一谈判,这意味着企业在电煤谈判中获得了更大自主权,处于相对强势方的煤炭价格将继续上涨。截至12月8日,作为国内煤炭市场价格风向标的秦皇岛港煤价已连续上涨3个月,价格再创年内新高。
资源价格上涨必将带来一连串反应——煤价上涨引发电价上涨,电价一涨,水价就必涨,水电价与成品油、金融价格上涨引发企业成本上涨,最终导致终端工业品价格无法遏制地上涨,否则企业只有关门大吉。
要摆脱电煤荒引发的电荒,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煤、电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电力竞价上网,国家对于自然垄断的电网企业、铁路运输企业进行成本利润控制。
但上述设想是美妙而虚幻的,最不可思议的是,政府试图在一堆垄断企业之间试行市场化价格——电网与铁路运输垄断力量最强大,而后是全国或地区性的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即便是煤炭企业,目前也正迅速通过国进民退做大做强,形成垄断力量参与价格博弈。
在垄断企业主导下,政府设想的“市场定价体系”,是签订类似于铁矿石合同的长期协议价格,而后由铁道部根据合同安排运力。
“长协价”的基准是什么?不知道。以铁矿石而论,国际“长协价”由日本等国的钢铁巨头主导。如果按照这个模式,就是最大的两三家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谈定价格,中小企业照此执行。不过在国际市场中,我国中小企业无法享受到“长协价”的好处,大企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要到一些优惠,不愿与中小企业分享,相反,有进口权的公司要将指标加价转卖给中小企业牟利。谁知道中国电煤“长协价”是否会走老路,大企业获得电煤优惠价,而后转售给中小电厂牟利。
笔者愚钝,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在垄断企业主导的市场如何形成市场价,从中石油、中石化的定价体系来看,最终的解决办法是挂钩全球三大市场的原油价,把定价权交给世界市场,起码那还算个市场价。
要打破垄断性“市场定价”由消费者买单的情况,核心改革是政府严厉约束电网企业,实现真正的竞价上网,让消费者真正能用到最便宜的电。但直到现在为止,发改委为竞价上网喊破了喉咙,雨却一直不下,实在是有些雷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