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贸易保护盛行下 中国制造如何戮力突围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09/12/21 15:49:48   
>> 相关新闻链接
·河北省撤销28家民间组织登记 ·楼市组合拳为何吓不退国企地王?
·春秋航空求生术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创新创业
·风险投资 给科技型小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佳能“下沉”记
·天龙光电董事长:光伏设备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 ·宝通带业董事长:钢铁水泥行业重组促成新机遇
·黄怒波:地产商“走夜路,吹口哨”为己壮胆 ·于文计:复苏缓慢或令全球市场走向大调整

    贸易和技术壁垒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加大,去年我国有36%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全年贸易损失达到505亿美元。截至11月初,今年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特保案也在增多。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表示,这是自2002年以来,年度贸易调查首次突破一百起的大关。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贸易摩擦(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绿色壁垒等)层出不穷,作为新手段的知识产权纠纷、减排义务等也不断涌现。

    杨益介绍说,目前我国产业竞争力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钢铁纺织、轻工等行业,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类是石化、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类是光纤、高端领域服务业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同时杨益也提到,中国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增长方式粗放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对产业未来发展带来的重大挑战;发达国家的高层次产业回归,将影响中国承接高端产业的转移;产能过剩影响中国部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提升;中国产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国内产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将更加的激烈。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产业方向

    杨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重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制造出的巨大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生产力的能量。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进制造业,将是未来我们国家产业结构变迁的两大方向。
    杨益表示,中国制造的战略重点已不是过去的加工贸易、轻工、纺织品的低端制造了,而是要占领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的全球战略产业的高端领域。因此产业关联度高,需求弹性度大,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先导产业不仅决定了中国工业拓展的范围、深度和效率,也必将会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贸易摩擦还处于可控范围内

    金融危机使各国的市场下降萎缩,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失业率上升。同时也出现了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企业,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杨益介绍说,当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个是发展快,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政府通过提高关税增加非关税措施等,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升温。第二个特点是,从经济总量上看,所涉及的金额并不是很高。但具体到一个产业、企业来说,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往往攸关企业的生存。有关数据统计,每一亿美元的涉外金额大概会影响一万五千人的就业。
    杨益举例说,今年以来的美国对我输美轮胎实行特保,第二个月,我们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金额下降1.09亿美元,与9月份相比下降了1/3。但特保措施也使得美国自己每保护一个美国的就业岗位,会另外损失25个就业岗位,同时美国消费者还要多支出6到7美元。
    第三个是特点占比小。虽然贸易摩擦在升温,但占全球贸易总量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WTO成员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虽然增多,但还没有出现广泛的贸易限制,或者贸易保护主义的局面,也还没有出现贸易战或者严重的贸易报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世贸组织WTO的机制在总体上来说,还在约束各个国家政府的贸易保护的行为。

年度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

    杨益特别介绍说,虽然从全球来看贸易保护主义还没有完全放大,但对中国的损害是在加剧的。中国遭受的贸易摩擦在增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而且绿色壁垒使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更为艰巨。出口产业在外需萎缩的同时又遭受贸易壁垒的双重打击,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和全球贸易摩擦的中心。
    据统计,到今年11月初,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这是自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第二年以来,年度贸易调查首次突破一百余起的大关。除了传统的反倾销调查之外,反补贴和特保案也在日益增多,从去年到今年9月,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了20起反补贴调查,其中有19起是与反倾销调查合并调查的,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经济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且还遭受了七起特保调查。

中国为何面临的贸易摩擦增多?

    杨益分析,中国面临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首先是中国产业竞争力上升的客观反映,其次是金融危机应急性的冲击和冲突,第三也是国外遏制中国崛起和发展的主观表现。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我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份额的不断上升,国际经贸摩擦将伴随我国发展的整个过程,要充分认识国际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将伴随着贸易摩擦前行,并在应对贸易摩擦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发展壮大。

如何应对更多贸易摩擦?

    杨益最后指出,基于此,中国此后要灵活的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产业竞争力提升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要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旗帜鲜明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解决争端机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第二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加强贸易救济措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杨益介绍说,2008年中国已经发起2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到进口金额99亿美元,国内企业200家。
    最后企业要重视并且要善于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自己,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自身,还要关注国际市场,要了解国际规则,要运用这些贸易规则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另外要高度重视贸易摩擦的影响在自己的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时候要积极应诉,敢于应诉,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发现低价进口产品对自己的产品影响冲击,要及时的申请救济,用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杨益特别提醒,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

警惕碳关税背后游戏规则嬗变

    从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不难看出,争相打“环境牌”,利用环保问题设卡,正在成为大国外交角力的新动向。发达国家意欲通过环境问题,重新确立世界竞争规则。现在,碳关税已是很好的提醒。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一旦实施,碳关税将成为某些国家狙击“中国制造”的利器。
    目前我们所采取的,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动机制,还没有真正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实际上,不能单一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的发动,还要借市场的力量、市场的手段,比如碳交易市场的培育,碳交易规则的确立。
    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惩治思路,而是要多用征税这样的经济手段,如征收碳税、碳关税。从这个层面理解,国外开始征收碳税、碳关税对我们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个倒逼机制。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