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批18个试点县(市)已确定,380余万人可享受新农保,其中包括石家庄鹿泉市。河北省将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新农保的全覆盖。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该举措被看做与2006年废除农业税具有同样的意义——中国亿万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享受到有国家财政补贴的养老生活。老有所养,终于穿透城乡二元社会的屏障,把社会保障之光洒向了广袤的农村,18个试点城市将在华北平原点燃农村社保的星星之火。
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上,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民对老年生计的自我解决之道。当城市群体可以守着铁饭碗走完一生时,后顾之忧依然让农民匍匐在现实的土地上。城乡二元结构,没有阻断物质流通,没有隔绝文化交融,却在社会保障方面把一个国家分成两类人群。
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1.5亿,其中农村人口1亿左右。农村人口不轻易流动,又因为没有社会性养老保障,家庭养老自然成为农村长期存在的养老模式。但是在今天,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人潮迁徙,孝道文化的传统经济基础被颠覆,老龄化的不良后果首先体现在农村。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相对狭小的生存空间,以及农村人口素质的相对低下和生产力落后,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很多青壮年群体进入城市,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经济来源都成为社会问题,仅靠家庭养老难以为继。随着农民与市场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新的经济基础也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所以,河北省首批18个试点,绝非380余万人享受新农保这样简单,其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是弥合城乡二元社会的缝隙,完善全民社会保障,重组中国的社会结构。
实行这一举措的好处显而易见,它将释放农村消费能力,这对当下经济是一个隐性促进因素。消费不足已然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消费的滞后。社会保障功能的缺失,导致农民消费意愿降低。新农保制度的推进,对于缓解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意愿,将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已经开始试点,但与新农保有关的立法工作尚没有起步,前方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这项政策距离中国农村社会“老有所养”的制度性保障还有多远,农民群众和社会有识之士都在密切关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