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陈欣 王东琦

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秦皇岛开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

开发区天威保变生产的变压器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近段时间,河北秦皇岛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捷报频传:我国首台大型隧道全断面掘进施工盾构机“吉祥号”在秦冶重工集团生产装配车间顺利下线,将改变此前同类产品一直依靠进口的局面。世界首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800KV换流变压器在天威保变秦皇岛变压器有限公司诞生,它代表我国输变电产业发展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这一项项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在同一开发区诞生,说明秦皇岛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发展气候,正在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最为得力的带动引擎。
记者采访了秦皇岛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英杰,他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技术水平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它们的竞争能力,要在竞争中占领先机,没有高新技术是行不通的。秦皇岛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基本动力,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为此我们在全面建立科技创新的保障、促进、沟通、孵化等机制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使得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了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主引擎。”
基础保障机制
提供有力支撑
在发展高新技术上,有两个基础性的保障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其一是为产业立足的生产基础,其二是为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含量的人才基础。
秦皇岛开发区是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开发区之一。从1984年设立以来,他们就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立区之本,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发展高新技术上,有两个基础性的保障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其一是为产业立足的生产基础,其二是为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含量的人才基础。为了使基础保障措施得以全面落实,开发区坚持以ISO14000环境认证为龙头,围绕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开发区”为目标。精心谋划实施了水、电、路、讯、气、暖、绿等工程,规划了出口加工区、燕大科技园、河北软件基地等园区的发展模式。2008年投资1.2亿元改造绿地4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7.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24.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被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一手抓创业硬件,一手抓人才兴业。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资源是高素质的人才。秦皇岛开发区把人才建设作为科技兴业的第一资源,通过政策引才、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为产业发展装配起一支优秀的创新人才队伍。
首先是在政策引才上加大力度,通过秦皇岛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在全区构筑起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吸引万名创业型人才在开发区落户。
其次是在事业留人方面全面发力。在燕山大学产业集团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工作站将把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汽车零部件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领域核心技术成果的深层次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上,搭建起人才创业的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同时在待遇留人方面抓好落实,通过实施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实行专利申请零费用、兑现各种待遇、奖励等做法,把使用、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做深、做实。
在这些人才的引领下,全区科技创新活动如雨后春笋,仅2008年,开发区共申请专利341件,同比增长193%,占全市申请量的44%。其中发明专利达191件、实用新型135件、外观设计15件。授权专利160件,同比增长77%,占全市授权专利的33%。比如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研制出了“汽车制动管专用钢带及工艺技术”,经过专家评审鉴定,认为该项镀铜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利用该项技术开发的汽车制动管专用钢带新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