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促进机制
提供技术服务
秦皇岛开发区把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作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科技创新,搞好科技的推广普及是关键。秦皇岛开发区把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作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引进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开发区成立秦皇岛分部,帮助一批企业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支柱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采取院地合作形式予以突破。
中国联通秦皇岛分公司为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的数谷大厦、科研中心、软件中心等研发机构以及所有进驻企业提供一揽子通信服务。通过该平台作用,秦皇岛北方管业有限公司的“高柔性转炉顶吹氧金属软管项目”获秦皇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数字式电梯载荷控制仪”、秦皇岛三农现代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PHB—50型BB肥全自动配料混料包装设备”、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的“高尿酸血症在代谢综合征与非代谢综合征的比较”等四项成果获得了秦皇岛科技进步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秦皇岛开发区领先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开发区的牵线搭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多所大专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采取了科技创新与实业开发、资本运营紧密合作的发展战略,研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生物制剂产品,可消除土壤的多种病原菌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可帮助农作物吸收氮肥的根瘤菌固氮制剂,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在黑龙江农垦总局等地实验,采用该技术后大豆平均每亩产量增加9.8%,收益增加30多元,如果在全国推广1000万亩,可替代使用氮肥75万吨,产生效益45亿元。
孵化聚集机制
提供有效载体
秦皇岛开发区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推进了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立足产业发展特点,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秦皇岛开发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孵化机制建设,推进了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通过政府投入和政策引导,秦皇岛开发区吸引各类组织、企业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器建设,形成“综合孵化与专业孵化互动、初级孵化与二级孵化互补、科技孵化与创业投资互联”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
目前,秦皇岛开发区创业中心在孵科技型企业达到106家,已经毕业企业6家,8家在孵企业被河北省商务厅等16家有关部门评为“信用优良企业”,54件专利实现了产品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拥有数量占全市总量的20%以上。毕业的企业在河北省玻璃机械、太阳能开发、海水淡化、轮毂制造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培育出秦皇岛市知名企业家15名。
目前,秦皇岛开发区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其中,海纳电测仪器有限公司的验证的“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是集测量、控制、执行于一身的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设备、数控机床和半导体制封装设备、激光加工等领域。此项技术对于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互通机制
培育市场主体
“高科技说到底是快科技。高新技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快,才能出效益。”
为了全面培育科技创新培育市场主体,秦皇岛开发区发挥毗邻京津的优势,与全区企业全面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对企业技术含量高、科技实力强、研发投入大、专利技术多、行业带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重点扶持。
他们充分利用在建的科技局外网OA管理系统,刊登需要宣传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信息,搭建市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发明展览等活动,帮助企业开拓新产品市场。
“高科技说到底是快科技。高新技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快,才能出效益。”康泰公司董事长胡坤这样解读康泰的成功秘诀。该公司通过开发区建设的信息互通机制,全面开拓世界市场,自主研发的全球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网上就诊的“全球通”,问世不到一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采用。而秦冶重工集团也通过开发区的信息互通系统,使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使企业高炉成套阀门产品成功销往俄罗斯等地。
就是通过这样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秦皇岛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已经连续4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截至今年9月,该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亿元,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12亿元,利税占全区工业企业的一半。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