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物流业。立足原材料工业比重大和重要交通枢纽的省情,建设“一带、两通道、三类聚集区”,即打造环京津物流产业带,畅通以唐山港、秦皇岛港为龙头的冀东物流通道和以黄骅港为龙头的冀中南物流通道,发展交通枢纽型、制造业基地型和商品集散地型物流产业聚集区。组织实施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促进双方有效对接、有机融合;依托骨干企业,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园区;鼓励工商企业剥离和外包物流业务,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和提升港口集疏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支持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大型标准化物流设施,推进物流中转无缝链接。
2.金融业。立足发挥其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增多做强金融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现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设网点、延伸服务,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推动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转变;规范组建地方投融资机构,壮大非银行金融机构实力。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改造升级传统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技术、服务、市场和机制,实现融资模式多元化;推动区域金融合作和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谋划建设以曹妃甸新区为依托的离岸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债券、期货、投资基金和股权产权交易市场。
3.旅游业。立足环绕京津的区位优势,搞好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品牌化经营,延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促进旅游业向综合业态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休闲旅游和娱乐产业升级。加快实施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规划,重点建设白洋淀温泉、秦皇岛——— 乐亭滨海度假、廊坊商务休闲、张承草原生态度假、崇礼——— 赤城冰雪温泉、桑洋河谷和昌黎葡萄酒文化休闲、保定文化休闲等七大聚集区;鼓励发展西柏坡红色旅游、邯郸历史文化旅游、邢台百里太行生态旅游、衡水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业。加强连接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建设,形成方便快捷的网络通道。推动与周边省市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搞好整体包装推介,建立管理互动、营销互信、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4.文化创意业。立足发挥其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的内核支撑作用,围绕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构建工业化、商业化的运作体系。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集团,重点支持河北报业传媒有限公司、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大力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出版、手机广播电视出版。谋划建设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和一批创意产业孵化平台、省级产业化示范基地,提高石家庄、保定动漫产业国家级基地建设水平。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每年推出一批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示范性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同时,支持发展服务外包和保健康复等新兴服务业。以信息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大学教育基地为载体,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数据开发、财务会计、产品设计、应用软件等领域的外包业务,搞好秦皇岛、廊坊、保定三个国家级服务外包试点。鼓励发展城乡保健康复产业,完善提升服务设施,研发生产保健产品。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为目标,整合生产要素,集成先进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构建质量效益型农业体系。围绕推进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做大做强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促进牛奶、食用菌、酒葡萄、特色海产品等十大优势产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围绕增加农业比较收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整体推进项目、园区、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培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围绕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四大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
(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性投资优先支持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政府采购优先选用认定的创新产品。二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到2013年,大中型企业科技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其中有技术研发机构的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全省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取的科技支出经费,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中视同实现利润。三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公共技术研发检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省、设区市政府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中给予奖励。鼓励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四是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围绕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突出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制订和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创新人才引进、考评、激励等机制,下大力量解决各个产业、行业和企业领军人才少、创新团队少的问题。加快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家创新群体。借助京津人才高地,采取灵活有效的引智方式,建设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和创业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及科研团队来冀创业;加强省内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培养多层次的技术人才队伍。
(二)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一是明确方向目标。组织引导各行业和企业,开展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的“对标行动”,在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逐项查找差距,制订追赶、跨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选择若干大中型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示范工程”。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制订和发布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完善和落实增值税转型等政策,加强对各类新上项目的技术评估,筛选扶持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增加技术改造投入,有重点地引进先进工艺设备,不断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产业、行业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三是持续研发新产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实施产品更新换代工程,培育一批质量好或附加值高、生产规模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产品,大幅度提高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
责任编辑:cprpw